[实用新型]一种叶轮表面风压波动的模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28593.0 | 申请日: | 2016-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7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斗;邢志国;周京;徐滨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M9/06 | 分类号: | G01M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圣典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10 | 代理人: | 陈国伟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轮 表面 风压 波动 模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叶轮表面风压波动的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叶轮是空气压缩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空气压缩机性能、可靠性、耐久性的重要零部件。
在空气压缩机的工作过程中,高速旋转的叶轮会对流动介质(即空气) 做功,相对应的,流动介质在叶轮通道中会对叶轮的叶片产生反作用力,进而较容易导致叶片产生疲劳损坏。因此,流动介质所产生的载荷是再制造叶轮二次服役过程中工作载荷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如何模拟空气压缩机中叶轮的风场工况,模拟和评价叶轮在高压风场作用下的服役情况,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叶轮表面风压波动的模拟装置,以模拟空气压缩机中叶轮的风场工况,模拟和评价叶轮在高压风场作用下的服役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叶轮表面风压波动的模拟装置,包括:
机架;
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上夹具和下夹具;所述上夹具和所述下夹具分别用于夹固所述叶片的两端;
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安装台上的试验箱,所述试验箱用于罩设在所述叶片上;
设置在所述机架,且与所述试验箱连通的供风系统,所述供风系统用于向所述试验箱内通风以向所述叶片模拟施加流体介质所产生的载荷。
优选的,所述供风系统包括鼓风机和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另一端连通所述试验箱。
优选的,还包括风压调节装置,所述风压调节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和与所述伺服电机连接的变频装置,所述变频装置包括:
设置在所述通风管道上的阀体;
设置在所述阀体内的阀座;以及与所述阀座配合的所述阀芯,所述阀芯通过连接轴与所述伺服电机相连;所述伺服电机通过所述连接轴驱动所述阀芯相对于所述阀座转动以实现所述阀体在闭合和开启状态下切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叶轮表面风压波动的模拟装置能够通过供风系统和试验箱来模拟叶片所受到的流体介质所产生的载荷,通过高压风场来模拟空气压缩机中叶轮风场工况,模拟和评价叶轮在高压风场作用下的服役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叶轮表面风压波动的模拟装置的主视图,图中未显示试验箱;
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中显示有试验箱;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叶轮表面风压波动的模拟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叶轮表面风压波动的模拟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叶轮表面风压波动的模拟装置,用于对空气压缩机叶轮的叶片实施实验检测,以模拟空气压缩机中叶轮的风场工况,模拟和评价叶轮在高压风场作用下的服役情况。
图1和2所示的以模拟空气压缩机中叶轮的风场工况,模拟和评价叶轮在高压风场作用下的服役情况。包括机架10、上夹具20、下夹具30、试验箱40和供风系统60。
其中,机架10作为整个叶轮表面风压波动的模拟装置的骨架,用于为其他零部件提供安装基础。上夹具20和下夹具30设置在机架10上,通常,上夹具20设置在机架10的顶端,下夹具30设置在机架10的安装台上,也可以认为是整个叶轮表面风压波动的模拟装置的工作台。上夹具20和下夹具30分别用于夹固叶片70的两端,分别为顶端和底端,上夹具20和下夹具30分别向叶片70施加设定的拉力。
优选的方案中,以模拟叶片70所受的离心力,为了确保所施加的拉力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其在工作状态下所受到的离心力,上夹具20上设置有拉力传感器50,拉力传感器50用于显示施加在叶片70上的拉力,当拉力不足时,拉力传感器50可以起到后续再调节的提示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285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雷氏夹测定仪
- 下一篇:多方向且不同距离的测试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