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29848.5 | 申请日: | 2016-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8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张仁豪;卢建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康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581 | 分类号: | H01R13/6581;H01R13/64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郭晓宇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一种具改良的电磁屏蔽构造的USB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已知的Type-A或Type-B型的USB电连接器皆必须依据特定的插接方向进行插接,为此带给使用者莫大的困扰。因此,近年来电连接器相关协会及相关厂商极力发展一种无需依据特定方向即可进行插接的电连接器型态,即Type-C型电连接器,此种型态的电连接器不但无需依循特定方向即可进行插接的优点外,且在其他各方向的信号传输性能皆有所提升,因此,各大厂商无不积极针对此型态的电连接器进行研发。
一般来说,常见的电连接器依据不同需求,大致可分为表面贴焊式(SMT)、插接焊接式(DIP)及混合式(SMT+DIP)三种不同形式;而各厂商依据不同形式的电连接器,必须进行相对应的电磁屏蔽的设计,以有效地达到相关协会及国家的规范。因此,对于各家厂商而言,如何设计Type-C型混合式的电连接器的电磁屏蔽结构,实为重要课题之一。
如中国台湾第M521818号专利的电连接器,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端子座、多个导电端子、一遮蔽板以及一接地件,其中端子座包含一基座与自基座向前延伸的一舌板件,多个导电端子收容于舌板件中,而遮蔽板设置于舌板件内,接地件固定在基座中,其中接地件包含一接触至遮蔽板的引导端。本实用新型通过接地件直接与遮蔽板接触,藉此取代已知遮蔽板后端需要向下延伸接地所造成模具结构复杂与容易生产不良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可有效的减少端子在高频传输时所造成的杂讯干扰。
如中国台湾第M519334号专利的电连接器,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设置于绝缘本体的数个第一导电端子及数个第二导电端子、内接地片、及外接地件。绝缘本体的外表面包含有位于相反侧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以及位于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两侧面。内接地片具有埋设于绝缘本体的板体及自板体相反两侧缘所分别延伸突出绝缘本体两侧面的两突出片,并且该些第一导电端子经由板体而分别与该些第二导电端子分隔。外接地件夹持绝缘本体并扣接于两突出片。扣接于其中一突出片的外接地件部位,包含有相互迭置的两扣合部,该两扣合部的至少其中之一形成有穿孔,且套设于相对应的突出片。
但上述各已知技术仍未能达到较佳的电磁屏蔽效果,缘此,发明人乃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而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可有效改善上述问题的电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用以解决已知USB电连接器的电磁屏蔽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含一绝缘基座、一金属屏蔽隔板及一内金属壳体。该绝缘基座包含有一第一基部及一第二基部,第一基部包含有一第一舌部及一第一弯折部,第一舌部与第一弯折部彼此相互连接,而共同形成为L型,第一基部内设置有一第一端子组,第一端子组的两端分别对应外露于第一舌部及第一弯折部,第一端子组包含有两个第一接地端子;其中,第一弯折部的一宽侧面内凹形成有两个第一容置槽,两个第一容置槽彼此间隔地形成于第一弯折部,且两个第一容置槽对应外露两个第一接地端子的部分;第二基部包含有一第二舌部及一第二弯折部,第二舌部与第二弯折部彼此相互连接而共同形成为L型,第二基部内设置有一第二端子组,第二端子组的两端分别对应外露于第二舌部及第二弯折部,第二端子组包含有两个第二接地端子;其中,第二弯折部的一宽侧面内凹形成有两个第二容置槽,两个第二容置槽彼此间隔地形成于第二弯折部,且两个第二容置槽对应外露两个第二接地端子的部分;其中,第二基部与第一基部彼此相互固定设置,且第二舌部与第一舌部彼此相对地设置,第二弯折部与第一弯折部彼此相对地设置。该金属屏蔽隔板固定设置于第一基部与第二基部之间,且金属屏蔽隔板对应位于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之间,金属屏蔽隔板包含有一主屏蔽部及一副屏蔽部,主屏蔽部与副屏蔽部彼此相互连接而共同形成为L型,主屏蔽部对应设于第一舌部与第二舌部之间,副屏蔽部对应设于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之间;副屏蔽部延伸形成有四个辅助结构,四个辅助结构对应位于两个第一容置槽及两个第二容置槽中,且四个辅助结构对应与两个第一接地端子的部分及两个第二接地端子的部分相接触;其中,金属屏蔽隔板更包含有两个屏蔽接地结构,且两个屏蔽接地结构对应外露于绝缘基座,且该多个屏蔽接地结构与内金属壳体相接触。该内金属壳体包覆绝缘基座而设置,两个屏蔽接地部与内金属壳体相接触,而第一舌部及第二舌部能对应位于内金属壳体内所形成的一插接空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康精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太康精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298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