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板翅式微循环散热器及微循环换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31716.6 | 申请日: | 2016-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18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杰;迟兴国;谭文才;陈伟超;孔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1 | 代理人: | 吴杰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式微 循环 散热器 微循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器,具体涉及一种板翅式微循环散热器及微循环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功率和高性能电子元器件应用系统的微型化和高度集成化,导致单位容积内电子设备的发热量急剧增大,局部温度过高。当电子元器件长期处于高温状态时,经常因为过热发生失效。另外,当使用环境对换热系统体积、重量做出严格限制并且散热要求还很高时,传统的强迫液体循环冷却方式、强迫通风冷却方式或重力热管相变冷却方式已很难满足大功率、高热流密度使用条件下的散热要求,散热问题已成为限制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提出的传统散热器不能满足大功率、高热流密度条件下散热要求的问题,而研究设计一种板翅式微循环散热器及微循环换热系统。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板翅式微循环散热器,包括热源模块安装板、散热器安装板和散热组件,所述热源模块安装板和散热器安装板相互固定且内部形成用于容纳工质的主工质腔,所述散热组件安装在散热器安装板上,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微循环散热模块和冷却空气通道,所述微循环散热模块包括两个隔板和设置在隔板两端的分工质腔封条,所述隔板和分工质腔封条围成分工质腔,所述微循环散热模块的一端安装在散热器安装板上,使分工质腔与主工质腔连通,另一端密闭或多个微循环散热模块的此端彼此相互连通,所述冷却空气通道内设有散热翅片,所述主工质腔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吸液微通道,所述分工质腔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吸液微通道,所述第一吸液微通道和第二吸液微通道均为毛细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组件的远离散热器安装板的一侧设有盖体,所述盖体内为蒸汽平衡腔,所述分工质腔均与蒸汽平衡腔连通,所述蒸汽平衡腔的内壁上设有毛细结构的第三吸液微通道,所述毛细通道为当量直径为0.001~8㎜的规则孔隙或不规则孔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液微通道为内壁上设有微小凸起或凹坑的结构、内壁上设有微小凹槽的结构或多孔金属结构,所述第二吸液微通道为内壁上设有微小凸起或凹坑的结构、内壁上设有微小凹槽的结构或多孔金属结构,所述第三吸液微通道也为内壁上设有微小凸起或凹坑的结构、内壁上设有微小凹槽的结构或多孔金属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液微通道、第二吸液微通道和第三吸液微通道具有不同或相同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多孔金属由烧结工艺制成,所述微小凸起、凹坑和微小凹槽由刻蚀工艺或机械加工方式获得。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空气通道的两个侧壁分别与同一个散热翅片的两侧相连或两个侧壁上各设有一个散热翅片且两个散热翅片之间设置翅片隔板,所述散热翅片的两端均设有空气腔封条。
进一步地,所述工质为水、甲醇、乙醇、乙二醇或丙酮,所述散热翅片为波纹无切口形、波纹有切口形、平直形或锯齿形。
一种板翅式微循环换热系统,包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板翅式微循环散热器,还包括用于提供冷却空气的风机组。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组为轴流式或离心式风机组。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板翅式微循环散热器及微循环换热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吸液微通道的设置为冷却液化后的工质液体快速顺利地回流到主工质腔内提供了毛细力和通道,这种吸液微通道可使微循环散热器的热传导性能比传统热管的热传导性能提高10倍以上,因此换热系统更加紧凑高效;
2、吸液微通道的毛细结构使得分工质腔安装角度不垂直甚至与水平线夹角为0度时,微循环散热器也可以正常运行,这一特点极大地方便了电子元器件的安装;
3、工质依靠不同区域蒸汽的微压力差实现蒸汽由热源端向冷源端流动,依靠吸液微通道极强的毛细力实现液体由冷源端向热源端的快速回流,工质在微循环散热模块内部的流动不需要外部提供动力,无泵,相对于传统的采用强迫液体循环冷却方式的换热系统,噪音更低,更节省辅助功率;
4、采用共用的主工质腔,可以使热源模块安装板获得均匀的热流密度,降低散热器局部出现高温及热斑的可能性,提高微循环换热系统的可靠性;
5、采用蒸汽平衡腔,且分工质腔与蒸汽平衡腔相通,这种设计可以使微循环散热模块内压力均衡,使回流到主工质腔内的工质质量更加均匀,从而改善热源模块安装板内的温度分布,提高微循环换热系统的可靠性;
6、采用双翅片式二次散热翅片,可以增加二次换热面积,提高放热量;同时中间带间隔板也可以有效避免二次换热翅片的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317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频器的辅助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BBU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