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按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33654.2 | 申请日: | 2016-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3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705 | 分类号: | H01H13/70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按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键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按键装置一般包括按键部件、安装支架和PCB板,安装支架通常为铝型材,而按键部件则直接安装于安装支架中。在这样的按键结构中,按键部件的按键被按下时会发生偏斜,并且按键下陷后会与铝型材的内壁发生摩擦,导致按键卡住无法回弹。而且,在这样的按键结构中,按键容易不居中,导致外形不美观;再者,按键会直接与铝型材相接触,在组装过程中存在铝型材的锋利边缘与按键发生摩擦或刮碰的情况,导致按键表面外观容易受损。另外,由于安装支架与按键直接装配时,为了配合按键形状,安装支架开设安装孔时需要增设倒角,倒角的加工过程复杂,加工难度较大,使得整个装置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键装置,该按键装置能够使按键居中,避免按键卡键,且能够使按键表面不易受到损伤,其安装方便,成本较低。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按键装置,其包括按键部件、固定支架和安装支架,所述按键部件嵌装于所述固定支架中,且所述按键部件包括按键和连接条,所述按键连接于所述连接条,所述固定支架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安装支架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按键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安装孔,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安装支架定位配合。
可选的,所述固定支架设有凸台,所述安装支架设有与所述凸台相配合的台阶。
可选的,所述安装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孔径。
可选的,所述连接条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固定支架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孔相匹配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定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柱为热熔柱。
可选的,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限位筋,所述连接条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筋相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限位筋定位于所述第一凹槽。
可选的,所述按键装置还包括PCB板,所述PCB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中。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卡勾,所述卡勾包括勾部,所述勾部扣住所述PCB板的边缘。
进一步的,所述卡勾包括连接柱,所述勾部设置于所述连接柱的端部,所述PCB板设有与所述连接柱相配合的凹位,所述连接柱定位于所述凹位中。
可选的,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二限位筋,所述PCB板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筋相配合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限位筋定位于所述第二凹槽。
可选的,所述按键装置还包括紧固支架,所述紧固支架设有两个端部,所述紧固支架的第一端部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该紧固支架的第二端部连接所述PCB板。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按键装置包括按键部件、固定支架和安装支架,按键部件嵌装于固定支架中,所述按键部件的按键穿过所述固定支架的第一定位孔和安装支架的安装孔,且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安装支架定位配合,则通过第一定位孔的定位作用,能够避免按键在工作时发生偏斜而被安装支架卡住无法回弹恢复,且能使按键居中,进而使得按键装置的整体外观整齐美观;另外,固定支架能够避免按键与安装支架的直接接触,在组装过程中,按键的表面不会与安装支架发生摩擦和刮碰,能有效的防止按键表面受到损伤;而且,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安装支架的安装孔处可以无需增加倒角,这能够方便加工,降低制造成本。其中,按键部件包括按键和连接条,且按键和连接条连接,则能够方便将按键部件整体嵌装入固定支架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所述的按键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所述的按键与固定支架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施例所述的按键、固定支架与PCB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所述的安装支架与紧固支架的装配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所述的按键装置的总装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按键部件,11、连接条,111、第二定位孔,112、第一凹槽,12、按键,2、固定支架,21、第一定位孔,22、凸台,23、热熔柱,24、第一限位筋,25、卡勾,251、勾部,252、连接柱,26、第二限位筋,3、PCB板,31、凹位,32、第二凹槽,4、安装支架,41、台阶,5、紧固支架,51、第一端部,52、第二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336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