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胸腹腔穿刺引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35025.3 | 申请日: | 2016-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5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徐世平;石海燕;张明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1/00;A61B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胸腹 穿刺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胸腹腔穿刺引流器。
背景技术
在临床医学中,穿刺手术的主要目的是排出患者体内的大量积液或抽取病患体内的液体用于化验,该手术主要使用穿刺引流器进行体内积液的引流或抽取,穿刺引流器也可抽取病患体内的液体用于疑难杂症的诊断。
现有技术使用的穿刺引流器操作较为复杂,单人操作不方便,引流时容易出现体液外浸和人为性气胸的情况,穿刺风险较大,不利于医护人员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腹腔穿刺引流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胸腹腔穿刺引流器,包括穿刺钢针、留置软管、固定柄和针柄,所述穿刺钢针的外部设有留置软管进行包裹,且穿刺钢针的一端伸出留置软管外部,所述留置软管的一端直径变大形成阶梯轴状结构,留置软管的端部两侧均设有固定柄,留置软管内设有防返流层;留置软管的端部通过连接头连接针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针柄为可拆卸式针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柄可以90°弯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该穿刺引流器进行胸腹腔穿刺时,穿刺见回液后,采取边进边退的方法进行胸腔或腹腔置管,从而避免穿刺钢针穿刺过深损伤脏器,防返流层的设计可以防止出现体液外浸和人为性气胸的情况,方便医护人员单人操作,减少穿刺风险,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大大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胸腹腔穿刺引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穿刺钢针、2-留置软管、3-防返流层、4-固定柄、5-连接头、6-针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胸腹腔穿刺引流器,包括穿刺钢针1、留置软管2、固定柄4和针柄6,所述穿刺钢针1的外部设有留置软管2进行包裹,且穿刺钢针1的一端伸出留置软管2外部,所述留置软管2的一端直径变大形成阶梯轴状结构,留置软管2的端部两侧均设有固定柄4,留置软管2内设有防返流层3,可以防止出现体液外浸和人为性气胸的情况,方便医护人员单人操作,减少穿刺风险,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留置软管2的端部通过连接头5连接针柄6。
所述针柄6为可拆卸式针柄。
所述固定柄4可以90°弯折,方便医护人员以缝线法固定留置软管2于患者胸、腹部,起到防脱管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该穿刺引流器进行胸腹腔穿刺时,穿刺见回液后,采取边进边退的方法进行胸腔或腹腔置管,从而避免穿刺钢针1穿刺过深损伤脏器,防返流层3的设计可以防止出现体液外浸和人为性气胸的情况,方便医护人员单人操作,减少穿刺风险,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大大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效率。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350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运动服
- 下一篇:连衣裙(IWXX004C5002D‑H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