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降噪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35530.8 | 申请日: | 2016-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2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谢冠宏;邱士嘉;黎懋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R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石佩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特别是涉及一种降噪耳机。
背景技术
降噪耳机一般通过降噪单元产生具有与环境音幅度相同但相位相反的声波并播放,将环境音抵消来实现。因此需要设置相应的降噪扬声器来播放该抵消环境音的声波。
但耳机除了在较嘈杂的环境使用外,还常常在安静的室内使用,例如用户的家中。此时并不需要播放该抵消环境音的声波,降噪扬声器在这种环境下就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因此被闲置了。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利用降噪扬声器的降噪耳机。
一种降噪耳机,包括音频信号生成单元、降噪单元、第一扬声器及第二扬声器,所述第一扬声器与所述音频信号生成单元连接从而播放所述音频信号生成单元生成的音频,还包括选择开关,所述选择开关的选择端与所述第二扬声器连接,所述选择开关的第一不动端与所述音频信号生成单元连接,所述选择开关的第二不动端与所述降噪单元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降噪单元包括麦克风和噪声消除电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麦克风用于采集环境噪声,所述噪声消除电路用于产生与所述环境噪声幅度相同、相位相反的声波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耳机壳体,所述第一扬声器、第二扬声器及麦克风设于所述耳机壳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不动端与所述音频信号生成单元之间的音效处理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音效处理单元为低通滤波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低通滤波器包括电阻和电容,所述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不动端和所述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音频信号生成单元,所述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选择开关用于在需要使用降噪单元时将所述第二扬声器连接所述第二不动端,在不使用降噪单元时将所述第二扬声器连接所述第一不动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扬声器及第二扬声器为一体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架,所述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均包括磁系统、音圈及振膜,所述第一扬声器的磁系统和振膜设于所述支架的一端,所述第二扬声器的磁系统和振膜设于所述支架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扬声器的音圈从第一扬声器的振膜延伸至第一扬声器的磁系统中,所述第二扬声器的音圈从第二扬声器的振膜延伸至第二扬声器的磁系统中。
上述降噪耳机,在需要使用降噪单元时,可以通过选择开关将第二扬声器连接第二不动端,使第二扬声器与降噪单元连接,播放降噪单元产生的与环境噪声幅度相同、相位相反的声波信号,从而与环境噪声抵消以达到降噪效果;在不需要使用降噪单元时,可以通过选择开关将第二扬声器连接第一不动端,使第二扬声器与音频信号生成单元连接以接收音频信号生成单元的音频信号,从而可以同时使用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播放音乐,避免第二扬声器被闲置。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例中降噪耳机的电路图;
图2是再一实施例中降噪耳机的电路图;
图3是另一实施例中降噪耳机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图1是一实施例中降噪耳机的电路图,降噪耳机包括音频信号生成单元130、降噪单元140、第一扬声器110、第二扬声器120及选择开关150。第一扬声器110与音频信号生成单元130连接,用于播放音频信号生成单元130生成的音频。选择开关150的选择端与第二扬声器120连接,选择开关150的第一不动端与音频信号生成单元130连接,选择开关150的第二不动端与降噪单元140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万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355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