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药理实验用大鼠灌胃固定台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36570.4 | 申请日: | 2016-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7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邹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商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D3/00 | 分类号: | A61D3/00;A61D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7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理 实验 大鼠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理实验用大鼠灌胃固定台。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多门科学的相互融合,动物试验已经成为医药学、食品安全科学以及其他相关科学试验研究的基本方法。试验过程中,根据试验研究目的、试验动物种类及药物或食品的剂型、剂量的不同,需要对试验动物实施不同的给药方法,而大鼠是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
大鼠是野生褐家鼠的变种,18世纪后期开始人工饲养,其习性昼伏夜动,喜独居,胆小怕惊,喜啃咬,抗病力较强,敏感性强,遗传学较为一致,对实验条件反应较为近似,被誉为精密的生物研究工具,被广泛用于内分泌、药物、行为学、老年病学、肿瘤、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及中医药等方面的研究,并具有多个品种、品系,可供不同实验选用。大鼠是医学试验中常用来模拟人体的动物模型,通过对其在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毒理学以及心理学等方面上的机制和规律研究,以获取对人体有用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而为医学研究和发展提供引导。
大鼠是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许多实验需对其进行给药和采血,合适的固定方法是实验顺利进行的保障。大鼠给药和采血的方法比较多, 但多数方法操作比较复杂,如需要麻醉或手术等,不仅对大鼠的损伤较大,易导致大鼠死亡,而且对实验数据有影响。但目前多数高校、科研所的学生甚至是专门的科研人员在给大鼠进行灌胃操作时,经常由于手抓不牢,而出现被大鼠抓伤或咬伤的情况,导致灌胃操作中途被迫中断或终止,从而延长了试验时间,降低了试验效率。其主要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完成灌胃全过程需要近距离的接触或直接与大鼠接触这样一个带有危险性的环节,为了提高操作的安全性以及灌胃的工作效率,寻求一种工具或设备来替代这个带有危险性的环节,可以解决实际工作中很大的问题。
由此可见,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提高试验过程中安全性,使试验顺利的进行,提出一种药理实验用大鼠灌胃固定台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药理实验用大鼠灌胃固定台,能够提高试验过程中的安全性,使试验顺利的进行。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药理实验用大鼠灌胃固定台,包括底座、伸缩支撑杆、锁紧螺旋、固定板、注射器支架、注射器、支架、调节螺母、固定件、入口盖、通孔、压缩固定孔和灌胃口,
所述的底座置于实验台上,伸缩支撑杆通过锁紧螺旋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固定板设于伸缩支撑杆顶部,固定板与伸缩支撑杆螺纹相连;所述的注射器支架连接在固定板右侧,注射器置于注射器支架上;
所述的支架设于固定板中部,支架与固定板螺纹连接用于支撑固定件,调节螺母设于支架顶部,固定件通过调节螺母与支架活动连接,所述的固定件采用透明材料制得,整体呈椭球型;
所述的入口盖安装于固定件的左端,通孔分布于固定件四周,其位置便于对大鼠进行皮下及腹腔注射,通孔也可增强透气性;所述的压缩固定孔分别设于固定件顶部与底部,压缩固定孔的设计可以用来再插入夹片,进一步压缩老鼠空间,从而更进一步地固定老鼠;灌胃口设于固定件的右端,便于工作者将注射器从灌胃口插入大鼠胃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呈椭球型透明材料,便于工作者观察;又采用变径设计,能够很好的适应不同体形的大鼠的身体,能够很好的将大鼠固定,且对大鼠无创伤;配合夹片实现了大鼠灵活固定,又处于一个较为松弛的状态。
2.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可360旋转,方便工作者把固定件调整最佳灌胃位置来给大鼠灌药。
3.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上还设有多个通孔,可对大鼠进行皮下及腹腔注射和增强透气性。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生产制造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等轴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等轴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图2、图3、和图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一种药理实验用大鼠灌胃固定台,包括底座1、伸缩支撑杆2、锁紧螺旋3、固定板4、注射器支架5、注射器6、支架7、调节螺母8、固定件9、入口盖10、通孔11、压缩固定孔12和灌胃口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商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商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365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人体体温供能的智能化除雾眼镜
- 下一篇:隐形眼镜还原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