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肌腱吻合辅助牵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37173.9 | 申请日: | 2016-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3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玥;闫红旗;林丽丽;方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1 | 分类号: | A61B17/11;A61B17/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8 | 代理人: | 王挺,柯凯敏 |
地址: | 23001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肌腱 吻合 辅助 牵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临床手术用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肌腱吻合辅助牵拉装置。
背景技术
骨科急诊工作中会遇到很多肌腱损伤断裂的患者,需要急诊给予肌腱吻合手术。目前,国内医院在进行肌腱断裂手术缝合治疗时,通常采用针头分别穿入肌腱断裂远、近端,然后再由助手用止血钳夹住两针头并牵拉对合,从而将肌腱断端相互靠近直至固定,以实现在无张力情况下肌腱断端缝合目的。然而,实际问题在于:肌腱的弹性很大且很容易回缩,人力采用止血钳搭配针头进行肌腱断端维持定位又需要耗费较大精力,稍有不慎发生手抖等状况就会导致肌腱脱落出针头。肌腱一旦缩回肌肉内,反复的寻找肌腱会增加手术时间及加大对肌腱的损伤,这显然会对术后康复产生不利影响。此外的,在无张力情况下进行肌腱断端缝合是理想化的成果,人力维持肌腱断端定位存在不平稳性,进而容易造成肌腱断端在存在张力下缝合后出现术后打结松动问题,进而导致手术失败。最后,由助手在旁侧进行肌腱断端扶持,因助手肢体阻碍等,也可能会造成术野缩小,影响手术操作,从而间接的增加了手术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肌腱吻合辅助牵拉装置,单人即可操作,人力成本低、操作便捷性高且肌腱断端固定效果好,其能在无张力情况下保证肌腱断端的缝合平整性及紧密性,从而避免肌腱不能愈合及再次断裂的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肌腱吻合辅助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U”字状的弹性钳,构成“U”字状弹性钳的两道直杆状的钳臂间距由钳底至钳口逐渐减小,钳臂上的钳口处所在端外延有供针头尾端插拔的连接头;本装置还包括拉杆,所述拉杆与弹性钳所处平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拉杆两杆端处均设置套环从而分别与相应钳臂间构成套接滑动配合,拉杆杆长大于两钳臂最小间距而小于两钳臂最大间距;构成“U”字状弹性钳的弧形过渡段上贯穿布置螺纹孔,调节螺杆穿过该螺纹孔并与拉杆杆身间构成回转配合关系,所述调节螺杆轴线与弹性钳的对称轴彼此同轴。
所述拉杆至少包括螺纹套筒以及与螺纹套筒间构成螺纹配合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为两根且对称的螺纹配合于螺纹套筒的两端处,两根螺纹杆的螺纹旋向彼此相反,各螺纹杆的相对配合螺纹套筒所在端的另一端设置所述套环;螺纹套筒上布置供调节螺杆杆端配合的回转孔。
所述螺纹套筒外壁处周向的凹设有环状凹槽;环状凹槽内箍设有回转环,两者间构成回转配合;回转环外壁处径向凹设回转孔,回转孔内过盈配合有回转轴承,调节螺杆的顶端与回转孔间构成轴承式的回转配合。
螺纹套筒的相对布置环状凹槽之外的外壁处布置有便于捏握的防滑纹路。
调节螺杆上的相对同拉杆配合端的另一端处布置便于捏握的手轮。
以钳臂的朝向拉杆杆身所在侧为内侧,钳臂外侧凸设有导轨且导轨的导向方向平行钳臂长度方向;套环内侧环面处径向向导轨处凸设有滑块,套环与导轨间构成滑轨导向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摒弃了传统的采用人工扶持肌腱吻合所带来的诸如扶持不稳定和术野狭小等诸多缺陷。本实用新型另辟蹊径的采用了可标准化生产的器械来替代人工,以机械配合的高工作稳定性来避免上述诸多缺陷,其单人即可操作,并能在无张力情况下保证肌腱断端的缝合平整性及紧密性,成效显著。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窄口结构的U形夹来形成弹性钳,以弹性钳自身的弹性力来保证钳口开合度。在钳口开合度保证的前提下,搭配拉杆和调节螺杆所形成的调节组件,从而通过调节螺杆动作带动拉杆动作,进而使得套环可相对钳臂产生滑动动作。又因钳臂互为夹角以及拉杆的杆长限制,在拉杆作向弹性钳钳底处的回缩动作时,拉杆上的套环划过钳臂,两钳臂因外力而作收缩动作,进而也就实现了位于钳口处的两根针头的靠近动作。如此时两根针头处已经挑有肌腱,自然肌腱的相近甚至吻合操作即可保证。而当通过调节螺杆而推动拉杆向弹性钳钳口处动作时,在弹性钳自身弹性开合力作用下,其钳口自然外扩,也就能根据情况而实现针头相对断裂肌腱的针刺作业。不仅于此,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连接头配合针头的设计,针头甚至可直接选用医疗极为常见的注射针头。每次手术完成后,直接抛弃该注射针头即可,而无需额外设计针头结构,其设计及使用成本可得到有效降低。此外的,斜向交错的钳臂以及沿钳臂同轴延伸的连接头,使得与之配合的两道注射针头间也彼此针尖交错,从而更便于针对尺寸极小的肌腱的夹取及对中吻合,手术视野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一举多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371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腹腔镜手术缝合结扎线
- 下一篇:一种妇产科止血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