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防虫功能的电脑电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38507.4 | 申请日: | 2016-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3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育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6 | 分类号: | G06F1/2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203 | 代理人: | 吴成开,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虫 功能 电脑 电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电源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具防虫功能的电脑电源结构。
背景技术
电脑电源是把220V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并专门为电脑配件如主板、驱动器、显卡等供电的设备,是电脑各部件供电的枢纽,是电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PC电源大都是开关型电源。
目前,一般的计算机电源未加防虫隔离片,外壳内底部与PCB的底部锡面之间有较大缝隙,以致一些爬虫(如蟑螂)由出风孔进入计算机电源内的PCB底部,容易导致线路短路,严重的甚至损坏电源,从而给使用带来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防虫功能的电脑电源结构,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电脑电源容易使爬虫进入导致线路短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具防虫功能的电脑电源结构,包括有外壳、PCB以及防虫隔离片;该PCB悬设于外壳的内底面上,PCB的底部锡面与外壳的内底面之间形成有缝隙,该防虫隔离片设置于PCB的侧面上并贴合抵于外壳的内底面上,防虫隔离片将前述缝隙遮挡起来而在PCB的底部锡面下方形成一爬虫无法进入的密闭空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虫隔离片为两个,两防虫隔离片分别设置于PCB的两侧,且外壳两侧缘折弯延伸出有挡片,该挡片遮挡住PCB的其余两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虫隔离片包括有一体成型连接的主体部和固定部,主体部的下端面贴合于外壳的内底面上,主体部的上端内侧面与PCB的侧面贴合,固定部抵于PCB的表面上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体部的两端均90°折弯延伸出有一前述固定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固定孔,该PCB上设置有第一螺孔,该外壳上设置有第二螺孔,一螺钉穿过固定孔而依次与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螺合连接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虫隔离片为塑料材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虫隔离片通过螺钉与PCB固定安装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设置有防虫隔离片,利用防虫隔离片将缝隙遮挡起来而在PCB的底部锡面下方形成一密闭空间,使得爬虫无法进入PCB底部,以保证电脑电源正常工作不被损坏,更好地保护电脑电源,使整个系统正常工作,给使用带来方便。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防虫隔离片的放大立体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外壳11、挡片
12、第二螺孔101、密闭空间
20、PCB 21、锡面
22、第一螺孔30、防虫隔离片
31、主体部32、固定部
301、固定孔 40、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外壳10、PCB 20以及防虫隔离片30。
该PCB 20悬设于外壳10的内底面上,PCB 20的底部锡面21与外壳10的内底面之间形成有缝隙,该防虫隔离片30设置于PCB 20的侧面上并贴合抵于外壳10的内底面上,防虫隔离片30将前述缝隙遮挡起来而在PCB 20的底部锡面21下方形成一爬虫无法进入的密闭空间1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育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育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385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蓝宝石抛磨设备
- 下一篇:一种除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