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放电筒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40398.X | 申请日: | 2016-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1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金睿 |
主分类号: | A61N1/14 | 分类号: | A61N1/14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1100 | 代理人: | 姜婷婷 |
地址: | 12401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用放电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转移放电点的放电筒,属于生活防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秋冬季节,人体着装普遍偏多、偏厚,由于服装材质不同,在人体活动过程中由于摩擦就会在人体积聚电荷,特别回到家中脱掉外套等时,摩擦加大,产生电荷数量增加,由于电荷特性,当人体与金属物体等导体接触式,电荷必将导入大地,此时由于电荷转移会导致人体有被电“咬”的感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放电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静电转移释放比较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放电筒,包括磁铁基座、筒体、放电手柄及复位弹簧,筒体设置在磁铁基座的上方,筒体及磁铁基座的内部中间设有通道,放电手柄移动设置在通道内,所述的放电手柄上端部采用圆盘形结构,下端部采用圆锥形结构,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放电手柄圆盘下表面接触,复位弹簧另一端与筒体上表面接触。
所述的筒体采用圆柱形结构,磁铁基座与筒体外形相同。
所述的通道为圆柱形通道。
所述的通道长度与放电手柄长度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效果如下:
筒体内部为带有复位弹簧并具备尖端放电功能的放电手柄,向磁铁基座方向按压放电手柄可将人体带有的电荷导入大地,复位弹簧用于将放电手柄复位到初始位置。有效释放人体在生活活动中自身产生的电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可直接将放电筒固定在自家防盗门、防盗窗上使用,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复位弹簧,2、放电手柄,3、筒体,4、磁铁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所示,放电筒,包括磁铁基座、筒体、放电手柄及复位弹簧,筒体采用圆柱形结构,磁铁基座与筒体外形相同,与筒体间可靠连接,筒体及磁铁基座的内部中间设有通道,放电手柄移动设置在通道内,通道长度与放电手柄长度相匹配;放电手柄上端部采用圆盘形结构,下端部采用圆锥形结构,圆盘形结构主要为增大人体与放电手柄的接触面积又便于把持,圆锥形结构利用尖端放电原理,便于将人体电荷放掉。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放电手柄圆盘下表面接触,复位弹簧另一端与筒体上表面接触,主要作用是当放电手柄向磁铁基座方向移动后在弹簧作用下放电手柄复位到初始位置。
具体使用方法:将筒体通过磁铁基座固定在铁质导体上,去除着装后,人手牢握放电手柄上端圆盘向基座方向推动手柄,当手柄圆锥端与铁质物件接触时人体电荷便通过放电手柄释放掉,放电点转移到放电手柄圆锥端与导体间,人体就不会有被 “咬”的感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金睿,未经李金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403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中药热敷装置
- 下一篇:一种隔离式程控电刺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