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收割机底盘升降液压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42862.9 | 申请日: | 2016-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4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谭文俊;张水祥;张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真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6 | 分类号: | F15B13/06;F15B13/01;A01D6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割机 底盘 升降 液压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割机底盘液压控制系统,尤其是一种可防止收割机侧翻的底盘液压控制系统,属于液压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收割机在斜坡地面行驶时,由于地面高低不平,使得收割机底盘两侧离地高度不一致,这样极易造成整机侧翻,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采取在收割机底盘上增设底盘升降液压控制系统的方法,通过液压系统控制收割机底盘两侧的升降,达到防止整机侧翻的目的,但上述液压控制系统零部件多,结构复杂,操作繁琐,这样不仅增加了整机成本,而且使整机液压管路布置冗长繁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整机成本低、能简化整机液压管路的收割机底盘液压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收割机底盘升降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油泵、两位四通电磁阀和分别设置在收割机底盘两侧的升降单元;油泵进油口与油箱连通,油泵出油口与两位四通电磁阀进油口连通,两位四通电磁阀回油口通向油箱,两位四通电磁阀第一工作油口与整机液压系统连通;升降单元包括三位四通电控换向阀和升降油缸,两位四通电磁阀第二工作油口分两路分别与两个升降单元的三位四通电控换向阀进油口连通,三位四通电控换向阀回油口通向油箱,三位四通电控换向阀第一工作油口与升降油缸无杆腔连通,三位四通电控换向阀第二工作油口与升降油缸有杆腔连通,升降油缸活塞杆与收割机底盘一侧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收割机底盘升降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的两位四通电磁阀第二工作油口通过溢流阀通向油箱。
前述的收割机底盘升降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的三位四通电控换向阀与升降油缸之间设有双向液压锁。
前述的收割机底盘升降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的双向液压锁的两个进油口分别与三位四通电控换向阀第一工作油口和三位四通电控换向阀第二工作油口连通。
前述的收割机底盘升降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的双向液压锁的两个出油口分别与升降油缸无杆腔和升降油缸有杆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需零部件少,不仅结构简单,整机成本低,操作方便,而且大大简化了整机液压管路。当收割机在斜坡地面行驶时,通过三位四通电控换向阀和升降油缸控制收割机底盘一侧的升降,从而调节收割机底盘一侧的离地高度,使收割机底盘一侧离地高度与其另一侧离地高度保持一致,这样可有效防止整机侧翻,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从而保证整机平稳前进。液压锁可用于升降油缸保压,当升降油缸活塞杆上升或下降至预定位置时,三位四通阀处于中位,此时油泵卸荷,液压锁可将升降油缸锁定在任意预定位置,来自油泵的压力油通过两位四通电磁阀第一工作油口流至整机液压系统,从而保证油泵不受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包括油泵1、两位四通电磁阀2和分别设置在收割机底盘两侧的升降单元3。油泵1进油口11与油箱4连通,油泵1出油口12与两位四通电磁阀进油口21连通,两位四通电磁阀回油口22通向油箱4,两位四通电磁阀第一工作油口23与整机液压系统连通。升降单元3包括三位四通电控换向阀31、双向液压锁32和升降油缸33,两位四通电磁阀第二工作油口24分两路分别与两个升降单元3的三位四通电控换向阀进油口311连通,三位四通电控换向阀回油口312通向油箱4,两位四通电磁阀第二工作油口24通过溢流阀5通向油箱4。三位四通电控换向阀第一工作油口313与与双向液压锁32左侧进油口321连通,三位四通电控换向阀第二工作油口314与双向液压锁32右侧进油口322连通,双向液压锁32的左侧出油口323与升降油缸无杆腔331连通,其右侧出油口324与升降油缸有杆腔332连通,升降油缸活塞杆333与收割机底盘一侧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真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真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428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先导液压控制系统和包括该系统的机器
- 下一篇:轻量化缸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