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宽光谱吸收的钙钛矿太阳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43654.0 | 申请日: | 2016-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0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沈辉;周吉祥;任志伟;王学孟 | 申请(专利权)人: | 顺德中山大学太阳能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L51/42 | 分类号: | H01L51/42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4 | 代理人: | 李海波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谱 吸收 钙钛矿 太阳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钙钛矿太阳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宽光谱吸收的钙钛矿太阳电池。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能源危机显露,社会年耗能源在持续上涨,温室效应日益明显,绿色能源已开始得到普及使用。光伏发电在全球发展迅猛,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均得到政府、产业界和科学界的长期关注与投入。钙钛矿太阳电池是太阳能电池家族中的新成员,在研发成功至今几年间,其发电效率提升迅速,单结效率已达到22%,故得到了产业界和科学界的极大重视。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由上到下分别为玻璃层、掺氟氧化锡(FTO)层、二氧化钛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光吸收层、空穴传输层和电极层。所述的空穴传输层可采用spiro-OMeTAD等固态空穴传输材料。电极层的电极可采用金属电极或透明电极。在接受太阳光照射时,阳光首先通过透光率高的玻璃层、FTO层和二氧化钛电子传输层,到达钙钛矿光吸收层。钙钛矿光吸收层吸收光子产生电子-空穴对。由于钙钛矿材料往往具有较低的载流子复合几率和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因此产生的载流子的扩散距离和寿命较长。然后,未复合的电子和空穴随后分别被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收集,即电子从钙钛矿光吸收层进入二氧化钛电子传输层,最后被FTO层收集;空穴从钙钛矿光吸收层进入空穴传输层,最后被电极层收集。最后,通过在FTO层和电极层上连接电路,产生光电流。
由于钙钛矿材料的禁带宽度在1.55eV以上,钙钛矿电池的一大缺陷在于钙钛矿光吸收层仅能吸收波长小于800nm的光,而不能吸收和利用800~2400nm的、波长较长的光线,导致光能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宽光谱吸收的钙钛矿太阳电池,其能够将波长大于或等于800nm的光线转化为可被钙钛矿光吸收层利用的波长,从而实现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宽光谱吸收,增加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宽光谱吸收的钙钛矿太阳电池,其内部结构由上到下分别包括玻璃层、掺氟氧化锡层、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光吸收层、空穴传输层和电极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的电极层的上方或下方设有转换材料层,所述的转换材料层能够将波长大于或等于800nm的光线转换为波长小于800nm的光线。
通过在电极层的上方或下方设转换材料层,本实用新型的钙钛矿太阳电池能够有效地利用波长较长的光线:转换材料能将波长长于800nm的光线转换为可被钙钛矿光吸收层利用的、波长小于或等于800nm的光线,经转换后的光线再次进入钙钛矿光吸收层,参与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从而提升太阳电池的效率。
由于转换材料层的透光性一般较差,所以必须将设于钙钛矿光吸收层的下方,以避免其遮挡波长小于或等于800nm的光线;也就是说,太阳光应先到达钙钛矿光吸收层,再到达转换材料层。
优选地,所述的电极层为透明电极层,所述的转换材料层设于所述的透明电极层的下方。
当转换材料层设于电极层上方时,转换材料层的转换效果更好,但有可能影响位于其下方的电极层对载流子的收集效果。因此,优选地将转换材料层设于电极层的下方,并同时采用透明电极层:这样可以将光线到达转换材料层前的损失降到最小,同时也保证了电极层对载流子的收集效果。
具体而言,所述的转换材料层中的转换材料为NaYF4:Yb, Er颗粒和/或BaYF5:Tm,Yb颗粒。
根据需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选择其它本领域公知的、能够将波长大于800nm的光线转换为小于或等于800nm光线的材料。
具体而言,所述的转换材料层通过旋涂或喷涂技术制备。
具体而言,所述转换材料层中转换材料的覆盖率为0.5~80%。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现有的钙钛矿太阳电池中加入能够将波长大于800nm的光线转化为小于或等于800nm光线的材料,使钙钛矿太阳电池能够吸收和利用更宽光谱范围内的光线,从而有效地增加了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避免光能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玻璃层;2-掺氟氧化锡层;3-二氧化钛电子传输层;4-钙钛矿光吸收层;5-空穴传输层;6-转换材料层;7-电极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顺德中山大学太阳能研究院,未经顺德中山大学太阳能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436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51-00 使用有机材料作有源部分或使用有机材料与其他材料的组合作有源部分的固态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器件或其部件的工艺方法或设备
H01L51-05 .专门适用于整流、放大、振荡或切换且并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电容器或电阻器
H01L51-42 .专门适用于感应红外线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专门适用于将这些辐射能转换为电能,或者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的控制
H01L51-50 .专门适用于光发射的,如有机发光二极管
H01L51-52 ..器件的零部件
H01L51-54 .. 材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