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汽车中控台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44065.4 | 申请日: | 2016-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7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林戈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拓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35/00 | 分类号: | B60K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汽车 中控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控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汽车中控台。
背景技术
中控台就是方向盘右侧,驾驶舱中间部分前面的控制面板,集中了汽车除驾驶之外的大部分控制按钮,中控台对一台车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空调、音响等舒适娱乐装置的功能按键都安排在中控台上,驾驶员要随时和中控台打交道,中控台的设计和安排也影响着车的舒适性,也影响着驾驶员的感觉。所以说,中控台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款车的舒适性和各种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更加安全的新型汽车中控台。
所述新型汽车中控台,包括设置在车内中部的显示面板、连接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后部用于安装控制模块的安装盒及设置在所述安装盒前端用于与车体内部固定连接的固定部,所述显示面板两侧分别设置有功能控制按钮,中部设置有显示屏,所述功能控制按钮与所述显示屏分别与设置在所述安装盒内的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固定部包括设置安装盒侧边的第一固定件及安装在所述显示面板后部上方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盒的侧边,另一端折弯在所述安装盒底部并再次向垂直于地面的方向折弯,所述直于地面方向的折弯部上设置有螺丝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分别设置显示面板顶部上方两端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螺丝安装孔。
所述显示面板垂直的设置在所述安装盒前端。
所述安装盒两侧及顶部分别设置有散热孔,所述左面两侧的散热孔均匀的沿安装盒分布,所述顶部的散热孔呈波浪形分别在所述安装盒顶部。
所述安装盒后端设置有与所述安装盒内部控制模块连接的接线口。
所述显示屏为7寸显示屏。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新型汽车中控台,固定部包括设置安装盒侧边的第一固定件及安装在所述显示面板后部上方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盒的侧边,另一端折弯在所述安装盒底部并再次向垂直于地面的方向折弯,所述直于地面方向的折弯部上设置有螺丝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分别设置显示面板顶部上方两端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螺丝安装孔,安装更加牢固,行车中不会出现异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顶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新型汽车中控台,包括设置在车内中部的显示面板1、连接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1后部用于安装控制模块的安装盒2及设置在所述安装盒2前端用于与车体内部固定连接的固定部3,所述显示面板1两侧分别设置有功能控制按钮4,中部设置有显示屏5,所述功能控制按钮4与所述显示屏5分别与设置在所述安装盒2内的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固定部3包括设置安装盒侧边的第一固定件6及安装在所述显示面板1后部上方的第二固定件7,所述第一固定件6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盒的侧边,另一端折弯在所述安装盒底部并再次向垂直于地面的方向折弯,所述直于地面方向的折弯部上设置有螺丝固定孔7;所述第二固定件7包括分别设置显示面板顶部上方两端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螺丝安装孔。所述显示面板垂直的设置在所述安装盒前端。所述安装盒两侧及顶部分别设置有散热孔8,所述左面两侧的散热孔均匀的沿安装盒分布,所述顶部的散热孔呈波浪形分别在所述安装盒顶部。所述安装盒后端设置有与所述安装盒内部控制模块连接的接线口。所述显示屏为7寸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新型汽车中控台,固定部包括设置安装盒侧边的第一固定件及安装在所述显示面板后部上方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盒的侧边,另一端折弯在所述安装盒底部并再次向垂直于地面的方向折弯,所述直于地面方向的折弯部上设置有螺丝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分别设置显示面板顶部上方两端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螺丝安装孔,安装更加牢固,行车中不会出现异响。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拓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拓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440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翻车的快递车
- 下一篇:用户侧并网型光储一体化系统容量优化软件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