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弹性固定的绞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45437.5 | 申请日: | 2016-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6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劲速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8/30 | 分类号: | B02C18/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90 | 代理人: | 林辉轮 |
地址: | 214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固定 绞肉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性固定的绞肉机,属于食品加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将肉类进行绞碎来制作食物,碎肉过程用绞肉机代替手工剁肉为家务劳动提供了方便。现有的绞肉机在固定时,一般是通过U型支杆卡接于桌子或者台案的侧部,拧紧螺纹杆后螺纹杆的下端和U型支杆的其中一端夹紧台案的侧部以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如果螺纹杆拧紧力过小,绞肉机固定不牢,如果拧紧力过大,绞肉机在绞肉过程中发生晃动,螺纹杆端部的压板边沿与台案的接触力会发生变化,这样会在台案的侧部留下印记,损坏台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绞肉机在固定时,一般是通过U型支杆卡接于桌子或者台案的侧部,拧紧螺纹杆后螺纹杆的下端和U型支杆的其中一端夹紧台案的侧部以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如果螺纹杆拧紧力过小,绞肉机固定不牢,如果拧紧力过大,会在台案的侧部留下印记损坏台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性固定的绞肉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弹性固定的绞肉机,包括绞肉腔体,绞肉腔体为圆锥形,绞肉腔体上设置有进料口,绞肉腔体内设置有螺旋推进器;所述绞肉腔体的圆锥形底端面上设置有后端盖,绞肉腔体的圆锥形另一端设置有带有若干通孔的前端盖,后端盖上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与后端盖转动连接,转动杆的顶端与螺旋推进器固定连接;绞肉腔体的下部设置有弹性固定装置。
本申请通过弹性固定装置,当绞肉机绞肉时发生震动后,通过弹性固定装置调整与台案接触部位的接触压力,防止台案留下印记发生损坏。
优化的,上述弹性固定的绞肉机,所述弹性固定装置包括一个U型支杆,U型支杆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螺纹杆的端部设置有压板;所述U型支杆与绞肉腔体下部固定连接。
优化的,上述弹性固定的绞肉机,所述压板与螺纹杆之间设置有弹性杆,弹性杆的两端与压板、螺纹杆固定连接。
当绞肉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震动时,弹性杆发生弹性变形,使得压板与台案的接触部位的接触压力保持均匀,不会再台案上留下印记,保护台案不被损坏。
优化的,上述弹性固定的绞肉机,所述弹性杆为弧形尼龙杆。
优化的,上述弹性固定的绞肉机,所述压板上设置有硅胶垫。
硅胶垫可以在压板与台案之间形成缓冲,进一步防止压板在台案上留下印记,损坏台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本申请的弹性固定装置当绞肉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震动时,弹性杆发生弹性变形,使得压板与台案的接触部位的接触压力保持均匀,不会再台案上留下印记,保护台案不被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弹性固定的绞肉机,包括绞肉腔体1,绞肉腔体1为圆锥形,绞肉腔体1上设置有进料口2,绞肉腔体1内设置有螺旋推进器3;所述绞肉腔体1的圆锥形底端面上设置有后端盖4,绞肉腔体1的圆锥形另一端设置有带有若干通孔的前端盖5,后端盖4上连接有转动杆6,转动杆6与后端盖4转动连接,转动杆6的顶端与螺旋推进器3固定连接;绞肉腔体1的下部设置有弹性固定装置。所述弹性固定装置包括一个U型支杆71,U型支杆71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有螺纹杆72,螺纹杆72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螺纹杆72的端部设置有压板73;所述U型支杆71与绞肉腔体1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压板73与螺纹杆72之间设置有弹性杆74,弹性杆74的两端与压板73、螺纹杆72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杆74为弧形尼龙杆。所述压板73上设置有硅胶垫。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劲速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劲速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454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向导湿麻棉混纺面料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白松塔果加工成梅花工艺品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