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药盒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46094.4 | 申请日: | 2016-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1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魏星;谢桂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A61J1/00 | 分类号: | A61J1/00;A61J7/04;A61L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41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电子产品领域和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定时定量规定服药人吃药的智能药盒。
背景技术
由于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职场的工作压力和环境污染,造成患有这样或那样慢性病的人越来越多,像高血压、抑郁症的这类慢性病,都必须长期按时服药,才能稳定病人的病情。现今,电子药盒已经成为了很多慢性病患者常备的电子产品,它一般可以提供存储药品、定时设置和及时提醒服药的功能,避免漏服、错服,呵护服药人的身体健康。但是传统的电子药盒也存在局限性。即大部分电子药盒都是采用直接在药盒的控制面板上设定用药信息的,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1]操作界面不直观,随着功能的增加操作复杂性不便于普通用户特别是老年病患者使用;[2]它仅仅是个药品的存储器,一般需分类存储多天、多次的用药量,导致打开药盒时,易污染药品;[3]当药盒未在患者身上时,如放置在卧式,而患者在客厅或厨房时,药盒的提醒功能不是很明显,导致患者错过服药时间,同时,无法对患者的药品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记录,以辅助记录病情发展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药盒。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药盒,包括外盒,外盒由灭菌盒盖和不透明盒身组成,灭菌盒盖与不透明盒体通过铰链转动连接;灭菌盒盖上设置有紫外线灯、电池模块、智能控制模块、外置喇叭和显示灯,紫外线灯用于提供灭菌用紫外线,外置喇叭用于提醒用户服药,显示灯用于在药品用完后提示用户补充新药,智能控制模块与紫外线灯、电池模块、外置喇叭和显示灯电连接,电池模块用于向紫外线灯、智能控制模块、外置喇叭和显示灯供电;不透明盒身由多个用于分别存放每次服药药品的单元格构成,每个单元格内均设置有一个压阻传感器和一个透明翻盖,压阻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感知单元格内药品数量的变化,并将变化信息向智能控制模块汇报,透明翻盖用于盖合相应的单元格并透射紫外线作用于单元格内药品;显示灯在智能控制模块接收到所有压阻传感器的变化信息归零后点亮;
智能药盒还包括智能手环和智能手机,智能手机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外盒和智能手环相连;智能手机用于管理用户信息和设置服药信息,并将设置的服药信息发送于外盒和智能手环,服药信息包括每天服药次数及每次服药时间;智能控制模块用于将从智能手机接收到的服药信息与从压阻传感器感知到的变化信息相对比来获知用户是否服药,并反馈至智能手机;智能手环内设置有振动装置,用于在用户定时或未按时服药的情况下向用户发出震动提醒。
进一步,智能控制模块内设置有数据同步单元,用于将外盒单元格内药品的变化信息与智能手机的用户信息同步,即当用户在没有连接智能手机的情况下服完药后,当外盒与智能手机建立起通信联系后,将外盒单元格内药品的变化信息同步到智能手机上。
进一步,电池模块采用12V锂电池,紫外线灯采用12V紫外线灯。
进一步,无线通信模块选用蓝牙模块或Wi-Fi模块。
进一步,外盒呈方形,其不透明盒身单元格的数量设置为7个,分别代表一周的七天,每一个单元格又分为三个小部分,分别代表早、中、晚三个时间。
进一步,外盒还包括储物格,用于放置药品拾取工具,储物格与7个单元格通过隔板隔开。
进一步,透明翻盖通过合页设置在单元格上方,且透明翻盖在与合页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其与单元格开闭的控制锁,智能控制模块与控制锁电连接,还用于接收智能手机发送的服药信息,并向所述控制锁发送透明翻盖打开信号,控制锁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透明翻盖打开信号时打开所述透明翻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智能药盒具有便捷性好、使用方便、提醒及时的特点。
2、本实用新型智能药盒不仅可以通过外盒的外置喇叭达到提醒服药的功能,还能通过智能手机和智能手环辅以共同提醒,达到定时服药的效果,同时还可在一定范围内,使得外盒不用一直放置于用户身上,也能起到提醒作用。
3、本实用新型智能药盒使用智能手机的相应APP软件提供的图形化界面代替电子药盒的按钮,带来了操作设置的便捷性,并在此基础上可将智能手机管理的用户信息向专家提出咨询依据,还可根据用户用药和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获得药品消能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未经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460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