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受力岛装配式空腔楼板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46106.3 | 申请日: | 2016-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1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本淼;王海崴;李国强;贾英杰;杨建军;马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本淼;李国强;王海崴;湖南标迪夫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17 | 分类号: | E04B5/17;E04B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5600 湖南省常***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受力岛 装配式 空腔 楼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系统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受力岛装配式空腔楼板技术。
背景技术
20世纪80年代我国混凝土预制板构件生产处于大发展阶段,由于混凝土预制板构件的整体性不好的原因,被禁止使用;国家在住宅建设过程中,推行楼板采用大板结构、现浇混凝土结构、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结构、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等;随着住宅产业化进程,日前,钢—混组合结构及钢—混组合空腔楼盖结构体系又得到迅速发展,我国装配式楼盖刚起步,采用纵向叠合板,也就是说,在梁的上面再叠合装配式大板。
如发明人申报的ZL200410082381.9“一种空腹小密肋楼盖”,空心填充体埋在小密肋楼盖中形成“T字型”受力截面空心层,解决了“T字型”受力截面小密肋空腔楼盖顶板光滑和大跨度、大空间、大荷载的问题。但又产生空心填充体凝固硬化时间长,模具利用率低,空心填充体密度大质重,生产运输不便和填充体整体性差易破损等缺陷。
为了推进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发明人申请的ZL200820126232.1“一种现浇型钢混凝土空腔楼盖”和ZL200910143977.8“一种利用太阳能的现浇空腹楼盖楼房供暖系统”和ZL201110332999.6“一种采用泡沫组合填充体制作的空腹楼盖”把装配式型钢结构与现浇钢筋混凝土空腔楼盖有机结合,解决了装配式型钢结构的防火、生锈、质量、抗剪力、常年维护、造价等方面的问题和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转换成热风能取暖和利用泡沫塑料,既解决非抽芯成孔的技术难题,又起起到隔音隔热保温的作用;这些发明,虽然为我国住宅产业化进程夯实了基础,但是全部都是现场浇注,可控性差,实施技术性强,不易形成工业化生产。
为实现工业化生产,发明人再申请ZL201320467350.X“一种现浇空心楼盖成孔用组合式网状箱形构件”和ZL201520186565.2“一种用带肋钢网镂现浇的空腔楼盖”,对现有浇空心楼盖技术进行全面提升,实现了转型升级,更新换代和大大减轻了空腔楼盖的自重,增添了自保温隔热性能,结构安全性强,实现了楼盖大跨度、大空间、大荷载;虽解决了成孔构件工业化生产的问题,需要大建筑模板和钢管柱支撑,存在制模时间长而影响建设速度的缺陷;但是,以上现浇空心楼盖背景技术的不断提升,为装配式建筑大跨度、无明梁的水平结构奠定了坚石的基础。
目前国家强推装配式建筑,促进了建筑科学技术进步;无论从建筑的内涵和外延如何扩展和更新,都与建筑结构体系有关;采用多功能、经济性、科技含量、节能环保和市场需求大、安全系数高,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方向的建筑结构体系。因此,发明人在自已现有背景技术的基础上,将现浇空心楼盖技术应用到装配式建筑中,形成新型的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将现浇空腔楼盖难点技术问题在工厂工业化解决,定型、定规格、定装配位、定量生产装配式构件,结构整体受力通过现场浇注混凝土的方式处理,把工业化生产预制装配式空腔构件与现场浇注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有机结合起来。研发一种受力岛装配式空腔楼板,解决现有单向板的双向受力问题,同时解决现有纵向叠合板,叠合在梁的上面形成有明梁的装配式建筑,把梁与装配式叠合板的垂直叠合关系,转变为将装配式叠合板叠合在梁水平方向,是实现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新技术的重大的突破,已经成为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创新的急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把工业化生产预制装配式空腔板构件与现场浇注钢筋混凝土梁柱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解决“混凝土预制构件技术”的整体性差,“建筑现浇技术”的可控性难,从根本上提高建筑的整体安全性;重点实现双向受力的关键是再生梁形成;采用了受力岛原理,根据有限元结构分析,通过优化结构和将柱钢筋、梁钢筋、上翼缘板钢筋、装配式空腔板构件受力岛预留钢筋中浇注混凝土,形成受力岛;采用钢筋混凝土肋梁和成孔构件和簿下翼缘板构成的装配式空腔板构件,极大限度的减轻了装配式空腔板构件重量,为实现大跨度并无明梁建筑奠定了基础;构成一种受力岛装配式空腔楼板,节省明梁所占层高空间产生的效益,达到优化现有框架结构技术体系装配式建筑;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一系列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本淼;李国强;王海崴;湖南标迪夫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王本淼;李国强;王海崴;湖南标迪夫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461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板上的单层电容式导电膜
- 下一篇:一种异形铜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