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应釜及其反应釜出料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47545.6 | 申请日: | 2016-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3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俞良;高维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新达世纪树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00 | 分类号: | B01J4/00;B01J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0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 及其 釜出料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容器,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反应釜及其反应釜出料管。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一种对所需液体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等综合反应容器。
反应釜的结构一般由釜体、传动装置、搅拌装置、加热装置、冷却装置、密封装置组成,参照图1,釜体5上还设置有供釜体5内液体流出的出料管,反应釜一般是吊挂在车间的上方的,出料管为L型结构,出料管分为水平状的导料管1和竖直状的引料管2,导料管1一端固定在釜体5上且与釜体5相通,另一端与引料管2相通,引料管2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收集从引料管2中流出液体的收集桶6。
当反应釜在加工一些粘稠状的液体时,粘稠状的液体例如黏胶、腻子粉与水的混合物,釜体5内的粘稠状液体会顺着导料管1和引料管2流向收集桶6,但是,位于导料管1内的粘稠状的液体向引料管2内流动时,由于粘稠状的液体的流动性较差,从而经常导致粘稠状的液体停滞在导料管1和引料管2的弯折处,导致釜体5内的粘稠状液体无法继续排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持续的排出釜体内粘稠状液体的反应釜出料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反应釜出料管,包括导料管、与导料管连通的引料管,所述导料管与引料管的连接处连通有过渡软管,所述过渡软管内设置有用于支撑过渡软管以防止过渡软管空瘪的弹簧,所述过渡软管的一侧设置有转动部,所述转动部的外侧壁设置有随转动部一起转动并撞击过渡软管以使过渡软管内的粘稠状液体不断向引料管内流动的凸出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用于支撑起过渡软管,以防止由于粘稠状液体及引料管的重力,导致过渡软管向下坠而导致的空瘪,当导料管内粘稠状液体流至过渡软管处时,转动部一直处于转动的状态,转动部上的凸出部随转动部一起转动,并不断撞击过渡软管,使得过渡软管不断的抖动,流至过渡软管处的粘稠状液体被抖动至引料管内,引流管的上端与过渡软管连接,所以会随过渡软管一起抖动,进入引料管内的粘稠状液体由于自身重力及引料管的抖动,从而不断流向收集筒内,从而避免粘稠状液体停滞在导料管和引料管的弯折处,达到釜体内的粘稠状液体持续的排出的效果;另一方面,当釜体内的粘稠状液体排完后,凸出部仍与过渡软管相撞击,过渡软管和引料管仍处于抖动的状态,从而使残留在过渡软管和引料管内侧壁上的粘稠状液体被抖动而掉落,起到自动清洁过渡软管和引料管内侧壁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凸出部包括弹性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棒随转动部一起转动,当弹性棒与过渡软管相抵的过程中,转动部仍在转动,弹性棒可以产生弹性变形,从而通过过渡软管,准备下一次的撞击,从而防止过渡软管被刚性的凸出部划破。
优选地,所述弹性棒与转动部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弹性棒与过渡软管撞击后,弹性棒与过渡软管相抵的一端绕弹性棒与转动部转动连接处转动,从而大大减弱弹性棒与过渡软管相抵的作用力,从而减小弹性棒对过渡软管外侧壁的磨损。
优选地,所述弹性棒包括橡胶棒,所述橡胶棒内设置有变形空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变形空腔能够使橡胶棒的硬度更小,从而大大减小橡胶棒与过渡软管相抵时对过渡软管撞坏的可能,从而进一步起到保护过渡软管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凸出部包括球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球珠与过渡软管相抵时,球珠通过其球状外侧壁与过渡软管相撞,由于球珠没有尖刺部,从而对过渡软管的划伤最小;球珠继续随转动部一起转动,过渡软管的外侧壁相对球珠的外表面平稳滑过,结构更加简单,且在撞击过渡软管后顺利滑过过渡软管。
优选地,所述转动部的外侧壁设置有球状凹槽,所述球珠滚动嵌置在球状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球珠与过渡软管的外侧壁相对滑动时,球珠在球状凹槽内滚动,从而大大减小球珠与过渡软管的外侧壁之间的摩擦,起到减小对过渡软管外侧壁磨损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过渡软管的外侧壁与凸出部相抵处设置有保护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凸出部撞击过渡软管、凸出部滑过过渡软管时,凸出部均与过渡软管外侧壁上的保护片接触,从而防止过渡软管的外侧壁划伤,延长过渡软管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导料管上设置有连接引料管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引料管的外侧壁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新达世纪树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市新达世纪树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475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肥挤压制粒装置
- 下一篇:滴加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