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的伸缩接触式自动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50316.X | 申请日: | 2016-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4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彦君;杨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灵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6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扫地 机器人 伸缩 接触 自动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结构领域,涉及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的伸缩接触式自动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扫地机器人在内部蓄电池电量不足或耗尽时通常需要手动为电池充电,此种方式在清扫面积大或无人值守的场合极大的降低了智能扫地机器人的作用。
分析上述提及的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目前的扫地机器人在内部蓄电池电量不足或耗尽时通常需要手动为电池充电,此种方式在清扫面积大或无人值守的场合极大的降低了智能扫地机器人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涉及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的伸缩接触式自动充电装置。本装置采用从扫地机器人内部伸出充电臂,充电臂上方的充电触点同充电器触点的接触,完成充电后充电臂自动收回。并结合充电器两侧的霍尔传感器检测扫地机器人壳体上的两个钕铁硼型磁铁,判断充电器触点是否提供充电电流,从而能够避免异物接触充电触点所形成的安全事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涉及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的旋转接触式自动充电装置:包括扫地机器人壳体(101)、伸缩充电臂(102)、伸缩臂充电触点(103)、壳体磁铁A(104)、壳体磁铁B(105)、丝杆(106)、滑轨(107)、步进电机(108)、充电器(109)、充电器充电触点(110)、霍尔传感器A(111)、霍尔传感器B(112)。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当智能扫地机器人在需要充电并回到充电位置时,充电器侧壁的霍尔传感器A(111)、霍尔传感器B(112)能够检测到位于机器人侧板的壳体磁铁A(104)、壳体磁铁B(105),此时充电器(109)为充电器充电触点(110)提供充电电流。扫地机器人的步进电机(108)正向旋转带动丝杆(106)旋转,推动伸缩充电臂(102)沿滑轨(107)从机器人侧面伸出,插入充电器(109)侧壁的槽中,伸缩充电臂(102)到达充电位置时步进电机(108)停止动作,此时伸缩臂充电触点(103)与充电器充电触点(110)接触。充电完成后步进电机(108)反向旋转,带动伸缩充电臂(102)收回到机器人内部。在扫地机器人正常工作时,伸缩臂充电触点(103)隐藏在扫地机器人壳体(101)的内部,从而增加了安全性能。伸缩充电臂(102)在收回时同扫地机器人壳体(101)的外壳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且不影响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的伸缩接触式自动充电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的伸缩接触式自动充电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充电器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充电器装置抛视图。
其中,101-扫地机器人壳体;102-伸缩充电臂;103-伸缩臂充电触点;104-壳体磁铁A;105-壳体磁铁B;106-丝杆;107-滑轨;108-步进电机;109-充电器;110-充电器充电触点;111-霍尔传感器A;112-霍尔传感器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涉及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的伸缩接触式自动充电装置,包括扫地机器人壳体(101)、伸缩充电臂(102)、伸缩臂充电触点(103)、壳体磁铁A(104)、壳体磁铁B(105)、丝杆(106)、滑轨(107)、步进电机(108)、充电器(109)、充电器充电触点(110)、霍尔传感器A(111)、霍尔传感器B(112)。
其连接关系在于:将充电器(109)放置于同扫地机器人同一水平面的地面上,将220V的市电接入充电器(109)的供电端。霍尔传感器A(111)、霍尔传感器B(112)位于充电器(109)的充电槽两侧,充电器充电触点(110)在充电器(109)的充电槽顶部。丝杆(106)和滑轨(107)安装于扫地机器人壳体(101)内侧,步进电机(108)的输出轴连于接丝杆(106)末端。伸缩充电臂(102)安装在丝杆(106)和滑轨(107)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灵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灵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503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零件产品材料输送系统
- 下一篇:摩托车加工制造材料提升粉碎处理辅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