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弹射式滑翔机模型的机翼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51074.6 | 申请日: | 2016-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2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郭树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H27/18 | 分类号: | A63H27/18;A63H27/20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2214 | 代理人: | 王秀奎,田阳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弹射 滑翔机 模型 机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科技活动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弹射式滑翔机模型的机翼。
背景技术
弹射式滑翔机模型作为玩具或者初学航空知识的教具已有很长的历史。传统弹射式滑翔机模型的上反角采用两段式一折机翼,如图1所示,这种机翼组装精度不容易提高,很容易装歪,装配难度大。除此之外,该种传统的弹射滑翔机遇到上升气流不能自动的进入,遇到下降气流不能自动的离开,不利于飞机留空时间的延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弹射式滑翔机模型的机翼,该机翼可提高留空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弹射式滑翔机模型的机翼,机翼由机翼中段和2个翼尖组成,2个所述翼尖分别固装在所述机翼中段的两端,翼尖上反角为15~25度,其中,位于机翼中段左端的翼尖后缘在竖直方向向上错位0.8~1mm,位于机翼中段右端的翼尖后缘在竖直方向向下错位0.8~1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翼尖上反角为20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翼中段通过卯榫机构安装在弹射式滑翔机模型的机身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翼尖通过粘接的方式固装在所述机翼中段的两端。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机翼安装在弹射式滑翔机模型上,翼尖后缘的错位安装使弹射式滑翔机模型弹射后垂直上升,上升轨迹稳定,爬升高度可以超过30米;使弹射式滑翔机模型更容易进入上升气流以及更容易逃脱下降气流,增加留空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两段式一折机翼;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机翼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机翼安装在机身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机翼的前视图。
其中,1为机翼,1-1为翼尖,1-2为机翼中段,1-3为翼尖后缘,1-4为翼尖前缘,2为机身,3为尾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2~4所示,机身2安装有尾翼3和机翼1。机翼1采用三段式安装,机翼由机翼中段1-2和2个翼尖1-1组成,机翼中段可通过卯榫机构水平安装在机身2上,使机翼和机身的连接变得很简单和精确,手工连接速度只需要20秒;2个翼尖分别通过粘接的方式固装在机翼中段的两端,翼尖上反角为20度,可以采用定角器安装翼尖上反角,使两个翼尖上反角误差小于2~3°,一致性强。
其中,位于机翼中段左端的翼尖(左翼尖)后缘1-3在竖直方向向上错位0.9mm,位于机翼中段右端的翼尖(右翼尖)后缘在竖直方向向下错位0.9mm(后视),翼尖前缘1-4不错位安装,即翼尖前缘对准安装,如图4所示。翼尖错位安装的优点为:第一,可以使弹射式滑翔机模型发射时出现逆时针滚转,逆时针滚转使弹射式滑翔机模型在高速飞行时产生陀螺的定轴效应,使其垂直上升,上升轨迹稳定,爬升可以超过30米。第二,在遇到上升气流时,由于左翼尖迎角小,右翼尖迎角大,右翼尖更容易失速,使弹射式滑翔机模型的右翼尖下沉,导致弹射式滑翔机模型以更小的半径向右盘旋,更容易进入上升气流。在遇到下降气流时,左翼尖产生的升力小,右翼尖产生的升力大,使飞机直线飞行,这样就能从下降气流中逃脱,增加飞机的留空时间。
安装有本实用新型机翼的弹射式滑翔机模型的弹射方式为:采用左手持弹射棒,右手拿弹射式滑翔机模型(左手在右手的斜上方),(与地面)大角度(75~85°)弹射方式起飞。弹射式滑翔机模型在起飞时几乎垂直向上,同时逆时针滚转,到最高点变为水平滑翔。安装有本实用新型机翼的弹射式滑翔机模型采用这种方式起飞可以使飞机直线垂直爬升,几乎能将橡筋的能量全部用来提高飞机的高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示例性的描述,应该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核心的情况下,任何简单的变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师范大学,未经天津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510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型差速穗茎兼收玉米收获机割台
- 下一篇:甘蔗联合收割机垂直提升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