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定量泵智能合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51432.3 | 申请日: | 201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4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范小童;宋亚莉;郭华;李建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00 | 分类号: | F15B11/00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32220 | 代理人: | 王睿 |
地址: | 221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量 智能 合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关于定量泵液压系统,具体是一种双定量泵智能合流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液压系统动力源部分采用内燃机,如果采用定量泵作为动力元件,系统流量将随内燃机的转速变化而变化,这对液压系统的性能具有巨大影响,尤其是在内燃机转速较低时,液压系统效率下降明显。如果增大定量泵排量,以保证内燃机低转速时,系统流量的充足,但内燃机高转速时,定量泵将提供大量多余的流量,或节流或溢流,都将造成能量的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定量泵智能合流系统,根据系统主泵流量变化,自动调节合流到系统的流量,保证系统流量基本稳定,保证液压系统的性能不受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定量泵智能合流系统,包括液压油箱、主泵、流量转换阀、流量合流阀和辅助泵;主泵和辅助泵的进油口与液压油箱相连,主泵的出油口与流量转换阀的进油口P2相连,辅助泵的出油口与流量转换阀的进油口P1相连,流量转换阀的出口O2和流量合流阀的出口O1相连,流量转换阀的控制口a2与流量合流阀的控制口a1相连,流量转换阀的控制口b2与流量合流阀的控制口b1相连,流量合流阀的油口T1与液压油箱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主泵和辅助泵的进油口相连后再与液压油箱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主泵和辅助泵通过滤芯与液压油箱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流量转换阀与流量合流阀集成为一个阀。
本实用新型增加一个辅助泵,根据系统主泵流量变化,自动调节合流到系统的流量,从而保证系统流量基本稳定,保证液压系统的性能不受影响。相对于增大定量泵排量,当主泵足以满足系统流量时,辅助泵可以完全低压卸荷,节约能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1、液压油箱,2、主泵,3、流量转换阀,4、流量合流阀,5、辅助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双定量泵智能合流系统,包括液压油箱1、主泵2、流量转换阀3、流量合流阀4和辅助泵5;所述主泵2和辅助泵5的进油口与液压油箱1相连,主泵2的出油口与流量转换阀3的进油口P2相连;所述辅助泵5的出油口与流量转换阀3的进油口P1相连;所述流量转换阀3的出口O2和流量合流阀4的出口O1相连,流量转换阀3的控制口a2与流量合流阀4的控制口a1相连,流量转换阀3的控制口b2与流量合流阀4的控制口b1相连;所述流量合流阀4的油口T1与液压油箱1相连。主泵2的流量通过流量转换阀3,不同的流量转化为不同的压力,通过控制口传递到流量合流阀4,控制流量合流阀合流到系统的流量。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主泵2和辅助泵5的进油口可以分别与液压油箱1相连,也可以两泵进油口相连后再与液压油箱1相连。主泵2、辅助泵5与液压油箱1可以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滤芯与液压油箱1相连,以过滤液压油中的杂质。流量转换阀3与流量合流阀4可以是两个阀,也可以是一个阀。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在系统未启动时,没有流量流经流量转换阀3,流量转换阀3控制口a2和b2压力相同,流量合流阀4在控制口a1与b1压力相同时,流量合流阀4主阀芯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处于左位工作,辅助泵5的全部流量可以通过流量合流阀4与主泵2合流。
在系统启动时,主泵2的流量流经流量转换阀3,流量转换阀3控制口a2和b2压力分别传递到流量合流阀4的控制口a1和b1,流量合流阀4主阀芯在复位弹簧、控制口a1和b1的压力控制下处于某一位置,辅助泵5的部分流量可以通过流量合流阀4与主泵2合流。当主泵2的流量增大时,流量转换阀3控制口b2压力与a2压力差值变大,传递到流量合流阀4控制口b1与a1压力差值变大,使得流量合流阀4主阀芯右移,辅助泵5更少的流量与主泵2合流,保持系统流量基本稳定。当主泵2的流量大到某一值时,辅助泵5的全部流量低压卸荷。当主泵2的流量减小时,流量转换阀3控制口b2压力与a2压力差值变小,传递到流量合流阀4控制口b1与a1压力差值变小,使得流量合流阀4主阀芯左移,辅助泵5更多的流量与主泵2合流,保持系统流量基本稳定。
当然,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具体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要作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实施方式。由于可能实现的方式较多,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514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具控制机构的内液增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压力机液压泵的回油阀限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