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合生产用尾气回收吸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53809.9 | 申请日: | 201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4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徐绍魁;代士维;运新华;马静君;李建龙;张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联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20151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 分子量 聚乙烯 聚合 生产 尾气 回收 吸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企业排放的尾气的处理与有益成分的回收利用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合生产用尾气回收吸收系统
背景技术
溶剂油是经切取馏分和精制的烃类混合物的石油产品,极易燃烧和爆炸。在目前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合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溶剂油,同时由于溶剂油属于易挥发性有机物,因此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合生产排放的尾气(废气)都需要进行专门的处理,如加装火炬辅助燃烧装置,通过化学反应将挥发性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以及水蒸气,消除对大气的有机物污染。
在目前工业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合生产过程中,汽提干燥工序会排放大量含低浓度溶剂油的尾气,若不能将此含有低浓度溶剂油的尾气进行回收再利用,而是直接燃烧处理的话,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生产成本将上升,且增加企业的碳排放,会带来一系列环保问题。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尾气中溶剂回收治理的环保装置(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180589.4),其含有自控系统、尾气入口、风机、吸附塔A、吸附塔B、蒸汽入口、解吸冷凝器、层析槽、净化气出口,另含有相应的管路和相应的阀门。虽然该环保装置也具有回收溶剂以及保护环境的作用,但该环保装置依旧存在以下缺点:1、所述吸附塔为常规吸附塔,吸附材料寿命短、运行阻力大、更新回收困难,稳定性差;2、缺少检测仪对溶剂浓度的检测,不易控制排放的尾气的溶剂浓度;3、缺少加料管道,不能对吸附塔内的吸附材料进行及时添加,难以实现对溶剂油的连续回收;4、没有利用惰性气体对吸附塔进行冷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合生产用尾气回收吸收系统,实现生产尾气的达标排放和节约生产成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合生产用尾气回收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吸附塔、蒸汽管道、出油管道、进气管道、排气管道、加料管道、氮气管道、引风机、吸附塔尾气浓度检测仪以及出油管道浓度检测仪,所述的吸附塔上方装配蒸汽管道、氮气管道、排气管道和加料管道,下方装配进气管道和出油管道,所述的引风机装配在进气管道的输入端,所述的吸附塔尾气浓度检测仪装配在排气管道的输出端,所述的出油管道浓度检测仪装配在出油管道的输出端。
所述的吸附塔包括圆筒、圆柱套筒、多孔挡板、金属过滤网以及固体吸附材料,其中,圆筒内部放置圆柱套筒,底部端口水平放置一个多孔挡板,多孔挡板的圆周边缘固定于圆筒的内壁,用于支撑圆筒内部的圆柱套筒,多孔挡板上方铺设金属过滤网,圆柱套筒之间填装固体吸附材料。
所述的圆筒上方设有圆弧形盖子,该圆弧形盖子上装配蒸汽管道、氮气管道、排气管道和加料管道;所述圆筒下方装配进气管道和出油管道。
所述的吸附塔的数量至少为两台,多台吸附塔内的吸附、脱附模式交替进行。
所述圆柱套筒的数量为3~10个,半径范围为0.5m~1.0m。
所述多孔挡板的孔径范围为10~30目。
所述金属过滤网的孔径范围100~300目。
所述固体吸附材料为球形颗粒树脂,比表面积为500~1000m2/g。
作为优选,所述吸附塔包括吸附塔A和吸附塔B,该两台吸附塔的结构以及装配管道和/或辅助设备的连接方式完全相同,可以交替进行对溶剂油的吸附、脱附处理,有利于实现对溶剂油的连续回收,并且不影响工业化生产,回收效率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对工业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合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低浓度溶剂油进行回收利用,实现生产尾气的达标排放和节约生产成本的目的。
2、所使用的固体吸附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以及其表面高疏水性且呈球形,因此固体吸附材料使用寿命长,系统运行阻力小。
3、吸附塔所配的加料管道方便固体吸附材料的定期补充。
4、溶剂油的吸附、脱附在两台吸附塔内交替进行,可以实现对溶剂油的连续回收,且不影响工业化生产,回收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吸附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加料管道,2-排气管道,3-蒸汽管道,4-氮气管道,5-出油管道,6-进气管道,7-引风机,8-吸附塔A,9-吸附塔B,10-吸附塔尾气浓度检测仪,11-出油管道浓度检测仪,12-圆柱套筒,13-固体吸附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联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联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538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蜂窝炭滤网及空气净化器
- 下一篇:金属萃取剂生产车间气体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