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紧急用肠胃营养袋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54164.0 | 申请日: | 201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7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史发兰;鞠新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发兰 |
主分类号: | A61J1/10 | 分类号: | A61J1/10;A61J1/14;A61J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急用 肠胃 营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紧急用肠胃营养袋。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手术后的危重患者无法进食的现象,医生一般会采用向患者体内插入鼻胃管或者鼻肠管的方式,通过营养袋向鼻胃管或者鼻肠管内滴注匀浆膳或要素膳,以维持患者体内所需要的营养要素,包括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等,为患者术后尽快恢复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
在向患者体内插入鼻胃管或者鼻肠管时,需要先在患者的胃管或肠管上开糙口以方便将鼻胃管或者鼻肠管插入胃内或肠内,而胃管上的糙口比肠管上的糙口大,因为鼻胃管的接头会比鼻肠管的接头的口径要大。
而在使用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会遇到一些紧急的状况,例如:由于胃管营养袋的价格要高于肠内营养袋的价格,因此胃管营养袋的库存要小于肠内营养袋的库存,这样,就容易出现胃管营养袋缺货的现象,而如果此时有病人需要使用胃管营养袋时,就会比较的麻烦,甚至会影响到病人的健康恢复,而如果直接用肠内营养袋来代替使用的话,又由于鼻肠管的接头要小于鼻胃管的接头,在插入病人胃管的糙口是,会留有间隙,无法直接用来代替使用。因此就希望研究出一种能够在紧急状况下,使用肠内营养袋来代替胃管营养袋使用的办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紧急用肠胃营养袋,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利用肠内营养袋代替胃口营养袋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紧急用肠胃营养袋,其创新点在于:包括
一袋体,在袋体的底部设置有输液管,在输液管上依次设置有滴斗、流量控制器;
一组合式接头,该组合式接头安装在输液管的输出端,所述组合式接头由肠管接头与连接接头对接而成;
所述肠管接头包括一肠管接头主体,该肠管接头主体为一两端开口的空心结构,由依次分布的肠管伸入段、输液管连接段共同构成,所述肠管伸入段的前端呈圆台状,且其口径大的一端与输液管连接段相连,所述输液管连接段与输液管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连接接头套装在肠管接头的外侧,包括一连接接头主体,该连接接头主体为一两端开口的空心结构,由依次分布的胃管伸入段、胃管限位段共同构成,所述胃管伸入段呈圆台状,且其口径大的一端与胃管限位段相连,所述胃管限位段呈圆柱状,且胃管限位段的外壁的直径≥胃管伸入段口径大的一端的直径,在胃管限位段的内壁上延其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数个弹性凸起,且所有弹性凸起的顶点所形成的圆的直径<肠管伸入段的外壁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本实用新型中,将传统的肠管营养袋的接头设计为肠管接头与连接接头组合而成的形式,在正常状况下,仍用于肠管的使用,当遇到胃管营养袋缺货的紧急状况时,可在肠管接头的外端套装上连接接头,从而增大了肠管接头的整体的口径,解决了因胃口糙口过大而导致肠管接头无法直接替换的现象,实现了在紧急状况下利用肠内营养袋代替胃口营养袋使用。
另外,通过在胃管限位段的内壁上设置数个弹性凸起,并且控制所有弹性凸起的顶点所形成的圆的直径<肠管伸入段的外壁的直径,从而使得连接接头套装肠管接头上时,确保两者之间的紧密连接,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两者出现分离脱落的现象,影响正常的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紧急用肠胃营养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肠管接头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接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所示的一种紧急用肠胃营养袋,包括
一袋体1,在袋体1的底部设置有输液管2,在输液管2上依次设置有滴斗3、流量控制器4。
一组合式接头,该组合式接头安装在输液管2的输出端,该组合式接头由肠管接头5与连接接头6对接而成。
如图2所示的示意图可知,肠管接头5包括一肠管接头主体,该肠管接头主体为一两端开口的空心结构,由依次分布的肠管伸入段8、输液管连接段7共同构成,肠管伸入段8与输液管连接段7的一端呈圆柱状,另一端呈圆台状,且靠近输液管连接段7的一端的口径大于远离输液管连接段7的一端的口径,通过圆台状的设置,从而可方便插入肠管内,输液管连接段7与输液管2的输出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发兰,未经史发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541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