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纺粘侧吹风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54882.8 | 申请日: | 201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8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邓连华;张金秋;肖其柏;韩旭;鲁海峰;杨军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天嘉华非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092 | 分类号: | D01D5/09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4 | 代理人: | 吝秀梅,李彦孚 |
地址: | 43301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粘侧 吹风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织造布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纺粘侧吹风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纺粘法非织造布是聚合物挤压成网法非织造布中技术最成熟、产品应用最广泛的非织造布生产方法。在非织造布生产过程中,熔体纺丝时,熔体细流自喷丝孔喷出后,在空气介质中冷却凝固成形,产品均匀度、丝条纤度、外观质量与丝条冷却效果好坏有密切的关系。但是,现有的纺粘侧吹风冷却装置因风压稳定性差,造成风速分布不均匀,导致丝条受冷不均匀,从而对丝条纤度及产品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风压稳定、风速均匀的纺粘侧吹风冷却装置,保证丝条受冷均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纺粘侧吹风冷却装置,包括设置在喷丝板下方两侧的风道,所述风道底部为进风口,在风道内设有用于调节风量的蝶阀和位于蝶阀上方的多孔板,所述多孔板呈倾斜状态设置在蝶阀的上方,将风道上端分隔成稳压室,在稳压室上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正对喷丝板下方的冷却室,在该出风口上依次设有风窗、蜂窝板及金属网。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稳压室来稳定风压,同时通过倾斜设置的多孔板来克服冷却风在风窗垂直面上风速分布的不均匀,保证吹出的冷却风风压稳定、风速均匀,使丝条能够均匀受冷,从而保证了产品均匀度及外观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风道;2-蝶阀;3-多孔板;4-稳压室;5-风窗;6-蜂窝板;7-金属网;8-喷丝板;9-冷却室;10-冷却风;11-纺丝甬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纺粘侧吹风冷却装置,包括设置在喷丝板8下方两侧的风道1(图中仅显示一侧),所述风道1底部为进风口,在风道1内设有用于调节风量的蝶阀2和位于蝶阀2上方的多孔板3,所述多孔板3为开孔率为50~80%、孔径为1~3mm的金属板,它呈倾斜状态设置在蝶阀2的上方,将风道1上端分隔为稳压室4,在稳压室4上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正对喷丝板8下方的冷却室9,在该出风口上依次设有风窗5、蜂窝板6及金属网7,所述金属网7一般采用100目的不锈钢丝网。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冷却风10从风道1底部的进风口进入,经蝶阀2调节风量后穿过多孔板3进入稳压室4,在稳压室4内稳定风压后,再依次穿过风窗5、蜂窝板6、金属网7进入冷却室9,对经由喷丝板8喷出的熔体细流(即初生纤维)进行快速冷却,初生纤维在冷却室9内骤冷后进入纺丝甬道11内牵伸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稳压室4可以保持风压的稳定,倾斜设置的多孔板3可以克服冷却风10在风窗5垂直面上风速分布的不均匀,蜂窝板6的作用是使冷却风10呈层流状态水平吹出,金属网7起均匀布风及过滤粉尘的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吹出风压稳定、风速均匀的冷却风,使丝条均匀受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天嘉华非织造有限公司,未经恒天嘉华非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548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最短路径识别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压力可调的球面止回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