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竹复合综合管廊的直管及包括该直管的管廊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55506.0 | 申请日: | 201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8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叶柃;殷建学;赵柱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鑫宙竹基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叶柃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2224 | 代理人: | 李佑宏 |
地址: | 31111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复合 综合 包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廊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竹复合综合管廊的直管及包括该直管的管廊。
背景技术
管廊是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设市政管线的市政设施。其集电力、通信、广电、燃气、给排水、热力等多种市政管线于一体,有效地利用了道路下的空间,节约地下空间资源,也杜绝了各专业管线分别不定期开挖,对道路通行和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彻底解决了“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问题。
现有的管廊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通过现浇或预制方式制备得到,这种管廊一方面耗费材料多,建设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造价高,另一方面其采用的钢筋混凝土材料能耗大,生产过程中造成大量的排放,对环境影响很大,越来越难以适应节能减排以及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求。
为克服上述缺陷,现有技术中出现了新型材料制备的管廊,例如申请人在先申请的专利CN 205136858U公开了一种预制竹复合管廊,其中组成管廊的管节的结构层大量采用竹材料制备。具体地,该管体径向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内衬层、结构层和外防护层,该内衬层包括阻燃树脂和阻燃织物,该结构层至少包括若干层由粘附有水溶性树脂的竹篾缠绕而成的竹篾层,该外防护层至少包括阻燃树脂,该承力构件固定在该管体的内表面上。由于管廊管体结构层采用竹篾制成,使得管体及其生产制作过程绿色环保,在保证强度的同时,质量轻,运输及安装方便,且竹子为可再生资源,原材料成本低。这种管廊克服了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管廊存在的耗费材料多,建设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造价高以及能耗和排放大,不可回收和降解的缺陷。
因为管廊内径较大,甚至达到8-10m,且埋置于地下并容纳有各种管道管线,包括各种水、电甚至燃气等,因此对其整体强度要求很高,以保证管道管线的安全。管廊管体中的结构层是承载受力的主体,因此保证结构层的强度或环刚度至关重要。上述技术方案中,尽管竹复合管廊中的结构层采用竹篾通过树脂槽粘附上水溶性树脂后螺旋交叉缠绕或环向排列缠绕在内衬层上,且缠绕至一定设计厚度并经过固化后形成,其结构强度得到较好的保证。但是,一方面目前这种管廊对竹篾帘中竹篾的尺寸、编排方式、以及竹篾的缠绕方式及缠绕工艺没有具体的限定,这些都是影响结构层的强度的关键因素,使得目前管廊的管体结构层的强度或环刚度仍有提升空间。
另外,防火性能对管廊性能非常关键,除了内衬层以及外防护层需要阻燃防火外,其中的结构层也是需要进行防火,特别是上述方案中结构层采用可燃性的竹基材料。尽管目前结构层中通过添加防火性树脂或填料可以保证一定的防火性能,但因为竹材可燃性较强,仍然存在可能的防火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不足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竹复合综合管廊的直管及包括该直管的管廊,其通过对管体结构层中竹篾的结构尺寸规格以及缠绕工艺等的改进,使得制备的直管具有优良的强度和防火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竹复合综合管廊的直管,其可相互连通形成管廊,其中,该直管的管体在径向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内衬层、结构层和外防护层,所述结构层通过竹材缠绕在所述内衬层上并通过添加防火性树脂粘结固化而成,其特征在于,
用于缠绕的竹材为由多条竹篾片通过编制线连接形成的竹篾帘,其中各竹篾片在竹篾片宽度方向上平行等距间隔排列,且所述竹篾帘包括轴向竹篾帘和换向竹篾帘,其中轴向竹篾帘的长度方向与其中的竹篾片宽度方向一致,环向竹篾帘的长度方向与其中的竹篾片长度方向一致;
所述结构层由分别通过该环向竹篾帘在管体轴向上沿竹篾帘长度方向螺旋缠绕形成的第一缠绕层和该轴向竹篾帘在管体轴向上沿竹篾帘长度方向螺旋缠绕形成的第二缠绕层交替层叠而成,其中所述第一缠绕层中螺旋缠绕搭边最小宽度不少于竹篾帘宽度的1/4,第二缠绕层中螺旋缠绕搭边最小宽度不少于竹篾帘宽度的1/5,且所述第一缠绕层中螺旋缠绕搭边与第二缠绕层中螺旋缠绕搭边不重合,以此方式使得直管管体结构层在环向和轴向均具有良好的强度。
通过本实用新型上述构思的技术方案,一方面通过两类竹篾帘分别缠绕交替形成的两缠绕层的设置,使得管廊从整体上在轴向和换向上均具有良好的强度,另一方面,其中第一缠绕层中螺旋缠绕搭边最小宽度以及第二缠绕层中螺旋缠绕搭边最小宽度的设置可以保证在这种大直径的环形缠绕中竹篾片能够在缠绕时可以充分伸展,使其轴向拉伸强度发挥至最大化,这样张紧状态的竹篾片形成在结构层中,大大提高结构层的力学强度,使其能够具有很高的结构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缠绕层为多层,相邻两第一缠绕层螺旋缠绕的方向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鑫宙竹基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叶柃,未经浙江鑫宙竹基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叶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555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