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烟囱效应的户内手车式大电流断路器极柱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57835.9 | 申请日: | 2016-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1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吴吉;吕鸿;王流火;饶章权;彭向阳;王增彬;黄杨珏;庞小峰;唐瑛;陈祖伟;于冀江;叶荣伟;李惠;赵汝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维能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 | 分类号: | H01H33/6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51008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烟囱 效应 户内 手车 电流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开关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烟囱效应的户内手车式大电流断路器极柱。
背景技术
近年来10kV电压等级的成套开关设备事故多发,其中经过统计发现开关柜体及导电回路过热是开关设备故障的主要成因,所以温升一直来被视为电力设备的头号杀手,温升容易造成绝缘性能下降、电气性能下降、寿命减短等,严重的会导致绝缘击穿、短路等,会使开关设备故障失效甚至严重的设备会起火造成火灾,而通常温度变化较大的往往只存在于零部件局部位置,在导电回路中断路器常是温升较大处。
现有断路器温升较高通常是由于断路器内部结构设计问题导致发热过快散热不及时或者散热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温升高,有少部分是由于断路器本身质量问题在长期工作后结构改变而导致温升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温升低、运行安全可靠的具有烟囱效应的户内手车式大电流断路器极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方案为:一种具有烟囱效应的户内手车式大电流断路器极柱,包括绝缘筒、真空灭弧室装置、导电筒装置和独立组合单簧单片动触指,其中所述绝缘筒中空,所述真空灭弧室装置上部于所述绝缘筒内延伸,而所述真空灭弧室装置下部贯穿所述导电筒装置,所述独立组合单簧单片动触指分别安装固定在所述真空灭弧室装置上端和所述导电筒装置下侧用于一次回路的合闸和分闸;
所述真空灭弧室装置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触头座、真空灭弧室、圆柱导电体、防松垫与驱动碟簧杆装置,其中所述触头座覆盖所述绝缘筒的上端面,所述真空灭弧室、圆柱导电体与防松垫设置于所述绝缘筒内部并与绝缘筒内壁相互配合形成上下贯通的气流通道,用于将所述绝缘筒内的热空气排到筒外降低温升;所述驱动碟簧杆装置向下贯穿所述导电筒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筒装置包括导电筒、螺旋弹簧触指、倒L型支撑件、杠杆和连接轴,所述螺旋弹簧触指与圆柱导电体配合使真空灭弧室装置与导电筒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筒上端面与下端面均预埋有若干个螺纹嵌件分别用于连接固定所述触头座与所述导电筒。
进一步地,所述触头座上设有若干个螺纹孔与贯穿该触头座的通孔,所述螺纹孔用于连接固定所述独立组合单簧单片动触指,所述通孔用于将所述绝缘筒内的热空气从此孔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碟簧杆装置通过所述防松垫将带所述圆柱导电体与所述真空灭弧室牢靠连接,而所述圆柱导电体与真空灭弧室采用锥柄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筒包括圆筒与圆板,所述圆筒设于所述绝缘筒内,该圆筒内部开有V型槽用于安装所述螺旋弹簧触指,在所述V型槽下侧开有若干个均匀布置的圆孔用于将所述导电筒内的热量排到绝缘筒内;所述圆板覆盖所述绝缘筒下端面并有所述驱动碟簧杆装置贯穿,该圆板下侧连接固定有所述倒L型支撑件,所述倒L型支撑件下侧连接有所述杠杆与连接轴。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温升低,本方案中绝缘筒内与真空灭弧室装置中设置于绝缘筒内部的机构共同配合形成上下贯通的气流通道,如此使绝缘筒内部形成烟囱效应,可快速地把绝缘筒内部的热空气排出绝缘筒外,大大降低了绝缘筒内部机构温度提升的幅度,同时导电筒设有用于将热空气排进绝缘筒内的圆孔,进一步将本方案装置内部的热量排走,使本装置的降温效果好,温升低;而且本方案的装置的散热结构为上下贯穿的气流通道与通孔,使其结构简单,运行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绝缘筒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A-A中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真空灭弧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独立组合单簧单片动触指的正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独立组合单簧单片动触指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触头座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触头座的俯视图。
其中,1为绝缘筒,11为螺纹嵌件,2为真空灭弧室装置,21为触头座,22为真空灭弧室,23为圆柱导电体,24为防松垫,25为驱动碟簧杆装置,3为导电筒装置,31为导电筒,311为圆筒,312为圆板,32为螺旋弹簧触指,33为倒L型支撑件,34为杠杆,35为连接轴,4为独立组合单簧单片动触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维能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维能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578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