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藏线的无缝连接矩形发光二极管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58175.6 | 申请日: | 2016-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9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卢福星;赖瑞茶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普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3/00 | 分类号: | F21V23/00;F21V23/06;F21V15/02;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21 | 代理人: | 廖仲禧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藏线 无缝 连接 矩形 发光二极管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可藏线的无缝连接矩形发光二极管灯具,特指一种可于室内空间的墙上,选择性以单一或者是以多个单位连接,来提供照明效果的LED照明灯具。
背景技术
以提供白光照明的日光灯管为照明源的灯具,被广泛地运用于室内照明的领域,已是一种行的有年的普及技术。其因为其具有结构精简且安设成本不高等等便利性优点,而成为传统照明技术中,最主流的照明灯具之一。
但日光灯管的体积大,于制造、使用及弃置过程中皆会产生大量的汞污染,对于环境保护一直是潜在的重金属污染源;再者日光灯管的使用寿命甚短,仅约1千小时,且仅能将所接收到的电能百分之十转换为光能,百分之九十转换为无用的热能散失到空气中,造成电能的耗损。其有着如此浪费能源的缺陷,也着实增加自然环境的沉重负担。
而随着近年来发光二极管(LED)照明技术的蓬勃发展,其已普遍被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例如:信息、通信、消费性电子产品的指示器与显示设备。而白光LED的推出,更开启LED发展作为光源或照明产品的新纪元,也可说是LED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因此,开发更多能被消费者接受的产品。
且因为LED具有许多的革命性优点,如环保、省电、高效率、使用寿命长、体积小及反应快等。故为解决上述日光灯管的缺点,以及响应环保、节能减碳的要求下,照明领域的业者便积极开发出LED灯管来替代传统的日光灯管,且渐渐普遍被使用于各类照明领域。LED照明技术被看好为21世纪的光源,极有可能替代传统光源,成为主流照明光源。
然而现有技术中,如T5管形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在实际运用上,经常会需要因应室内的空间使用而做多单位呈垂直配置来连接并进行照明,例如使用在有转角的货架等等。而在此种连接的实施方式中,由于每单位的发光二极灯管灯具之间的接缝处并无法做到无缝隙的精准对接,因此易于室内空间照明配置上,直接产生有多段结构的分节观感。
亦即用户可以清楚的看见一节一节的灯具。如此一来在直观下,极易令人产生一种组装技术低廉的错觉,将有碍室内空间设计的质量提升。且同时各发光二极灯管灯具之间的线路问题亦造成很大的外观影响,因为其本身空间有限,故存在难以藏线的困扰。
故综观前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思索并设计一种可藏线的无缝连接矩形发光二极管灯具,以期针对现有技术的缺失加以改善,进而增进产业上的实施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的不足点,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及实用性等专利要件的可藏线的无缝连接矩形发光二极管灯具,以期克服现有技术的难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可藏线的无缝连接矩形发光二极管灯具,其包含:主灯架,其包含主管部及容纳长槽件;其中所述主管部为呈长形的中空管状件,且其两端分别具有开口,且所述开口的断面呈矩形;其中所述容纳长槽件以其的底壁相邻于所述主管部,且其的一端齐平于所述主管部,另一端延伸超过所述主管部,且所述容纳长槽件的所述两端皆具有开口,而所述容纳长槽件的断面呈矩形;且所述容纳长槽件相对于其底壁的一侧呈现镂空;电源模块,其设于所述主管部内;第一灯接头,其对应固定于所述主管部与所述容纳长槽件齐平的那端的开口;且于所述第一灯接头的外侧延伸设有平接挡壁,且所述平接挡壁延伸并封闭所述容纳长槽件的对应端的所述开口;第二灯接头,其对应固定于所述主管部的另一端的开口;且其中所述第二灯接头的外侧设有电接槽;LED模块,其对应固定于所述容纳长槽件内,且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模块;对接堵头结构,其封闭于所述容纳长槽件与所述平接挡壁相对端;及灯罩,其对应固定于所述对接堵头结构与所述平接挡壁之间,而与所述容纳长槽件共同围成封闭空间,且对应覆罩于所述LED模块外。
优选地,所述第一灯接头及所述第二灯接头断面形状对应于所述主管部的所述开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灯接头设有电接部,其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模块。
优选地,所述平接挡壁的外侧为平面,且所述对接堵头结构的外侧为平面。
优选地,所述平接挡壁及所述对接堵头结构为可透光。
优选地,所述灯罩为平直长形板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普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普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581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