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振动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58946.1 | 申请日: | 2016-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1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许洪富;柴之麟;吴娜;凌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3/02 | 分类号: | H02K33/0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阿凡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3216 | 代理人: | 胡国良 |
地址: | 新加坡宏茂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机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振动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性电子产品向着轻薄的方向发展,其内部的各种元器件也需要适应轻薄的趋势,因此,振动电机应用越来越广泛。
现有的振动电机包括驱动组件和壳体,如图1所示,驱动组件安装于壳体,包括质量块13、两块磁钢11以及线圈12,两块磁钢11安装于质量块13,且两块磁钢11相对设置,位于同侧端的磁极的极性相反,形成振子;线圈12安装于壳体,相对于振子的振动方向位于振子的一侧,使两个磁钢11的磁力线穿过线圈12,在线圈12通电时,线圈12与振子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力,进而推动振子振动。
然而,现有的这种振动电机,由于两个磁钢11在靠近线圈12的一侧的磁极的极性相反,而磁力线在磁极端比较发散,因此,会有很多磁力线无法穿过线圈12,导致磁力线的利用率降低,线圈12与磁钢11之间的作用力较弱。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振动电机,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振动电机,包括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线圈、连接于所述壳体内的弹性件、被弹性件悬置支撑于所述壳体内的磁体结构,
所述磁体结构包括第一磁钢、第二磁钢,所述第一磁钢与所述第二磁钢极性相同的磁极相对;所述线圈包围环绕所述第一磁钢与所述第二磁钢相邻的两端,以使在所述线圈通电时,所述线圈与所述磁体结构相对运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磁钢与所述第二磁钢极性相同的磁极正对。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导磁体,所述第一导磁体位于所述第一磁钢与所述第二磁钢相邻的两端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磁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磁钢的端面以及所述第二磁钢的端面贴合。
优选地,所述线圈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至少包围环绕所述第一磁钢与所述第二磁钢相邻的一端;所述第二线圈至少包围环绕所述第二磁钢与所述第一磁钢相邻的一端。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导磁体,所述第二导磁体设置于所述线圈的外侧。
优选地,沿所述第一磁钢与所述第二磁钢相对的方向,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之间留有间隔。
优选地,所述第二导磁体同时与所述第一磁钢、所述第二磁钢贴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导磁体设有多个,且沿所述线圈的环绕方向排列。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所提供的振动电机,第一磁钢与第二磁钢极性相同的磁极相对设置,从而通过第一磁钢与第二磁钢之间的斥力,使磁力线比较集中,进而增加穿过线圈的磁力线密度,提高磁力线的利用率,增加线圈与磁体结构的相互作用力,且通过增加弹性件,能够防止线圈与磁体结构发生相对运动时对壳体的冲击破坏。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的振动电机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振动电机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振动电机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振动电机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爆炸视图。
附图标记:
11-磁钢;
12-线圈;
13-质量块;
20-磁体结构;
21-第一磁钢;
22-第二磁钢;
23-线圈;
231-第一线圈;
232-第二线圈;
24-第一导磁体;
25-第二导磁体;
26-框架;
30-壳体;
40-防撞件;
50-弹性件。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2-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振动电机,包括壳体30、安装于壳体30内的线圈23、连接于壳体30内的弹性件50、被弹性件50悬置支撑于壳体30内的磁体结构20。
磁体结构20包括第一磁钢21、第二磁钢22,第一磁钢21与第二磁钢22极性相同的磁极相对,可以N极相对(如图2所示),也可以S极相对,从而使第一磁钢21与第二磁钢22各自产生的磁力线能够相互排斥,避免磁力线发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经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589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仿真人偶头部与身体连接器
- 下一篇:多功能相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