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筒段焊接的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62008.9 | 申请日: | 2016-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6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尚君星;李维科;张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接 支撑 装置 | ||
1.一种筒段焊接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底盘(2),筒架内撑(3),支撑架(4),伸缩架(5),伸缩驱动机构(7),连接拉杆(8),升降驱动机构(9);
所述底座为大体圆桶状,所述底盘为大体圆环状,所述底盘套接在所述底座的外周,所述筒架内撑连接在所述底盘上侧的所述底座上;
所述支撑架连接在所述筒架内撑的外侧,所述支撑架包括可升降的安装框架(44),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与所述支撑架相连,所述伸缩架连接在所述安装框架的前部,所述伸缩架包括可伸缩的压紧块(57),所述伸缩驱动机构通过所述连接拉杆与所述伸缩架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段焊接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包括:
丝杠安装座(41),升降导轨(42),升降滑块(45),丝杠(46),丝母(47),丝母安装座(48)和从动链轮(49);
所述丝杠安装座套接在所述丝杠的两端,且固定连接在所述筒架内撑上;所述丝母可升降地套接在所述丝杠上;所述丝母安装座套接在所述丝母上,且与所述安装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导轨平行地设置在所述丝杠的两侧,且固定连接在所述筒架内撑上;所述升降滑块设置在所述升降导轨和所述安装框架之间,且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从动链轮连接在所述丝杠的顶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段焊接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包括支撑框架安装板(43),所述支撑框架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框架和所述升降滑块之间,且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升降滑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框架安装板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段焊接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架还包括:
伸缩连接板(52),伸缩导轨(55),伸缩滑块(56);
所述压紧块包括压紧头(53)和压紧头安装板(54),所述压紧头与所述压紧头安装板固定连接;
所述伸缩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拉杆相连,且固定连接在所述压紧头安装板上;所述伸缩导轨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伸缩滑块设置在所述伸缩导轨和所述压紧头安装板之间,且固定连接在所述压紧头安装板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筒段焊接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架还包括伸缩架安装板(51),所述伸缩架安装板设置在所述伸缩导轨和所述安装框架之间,且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伸缩导轨固定连接在所述伸缩架安装板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筒段焊接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驱动机构包括:
减速机(72),花键轴(73),连接凸轮(75),升降托盘(76),托盘安装板(77),轴承(78)和驱动连杆(79);
所述减速机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连杆相连,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花键轴相连,所述连接凸轮可随所述花键轴转动地、可升降地套接在所述花键轴上;所述轴承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升降托盘和所述连接凸轮之间;所述升降托盘套在所述轴承下侧的花键轴外侧;所述托盘安装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托盘的外侧,且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筒段焊接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拉杆包括:
第一销轴(81),第二销轴(82),第一支杆(83),第二支杆(84),螺纹调整套(85)和锁紧螺母(86);
所述第一销轴与所述伸缩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二销轴与所述连接凸轮相连,所述第一销轴、第一支杆、螺纹调整套、第二支杆和第二销轴在所述连接拉杆的直线方向上依次连接,所述锁紧螺母套接在所述螺纹调整套侧面的第一支杆和/或第二支杆上。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段焊接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
固定安装板(91),链条(92),电机(93),减速器(94),驱动链轮(95),调整轮(96);
所述固定安装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筒架内撑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减速器相连,所述电机和所述减速器设置在所述固定安装板的上侧,所述驱动链轮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驱动链轮设置在所述固定安装板的下侧,所述调整轮平行设置在所述驱动链轮的两侧,所述链条穿绕所述驱动链轮,所述调整轮和所述从动链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6200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DSP的多路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下一篇:零部件快速切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