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电流保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64469.X | 申请日: | 2016-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1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成明生;曹建毅;陈宏;栾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常胜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16 | 分类号: | H01H71/16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康潇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流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载保护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大电流保护器。
背景技术
过载保护器一般是对在各种电机、用电设备的过电流和过热断开回路起到保护作用,多应用在电动工具、镇流器、变压器和马达等电器上。现有的保护器主要依靠双金属片受热产生内应力而反向弯曲,推开动触点从而切断电路。
目前诸多汽车电机、游艇电机使用低压大电流运行模式,需要有可靠保护装置,这就需要能够适应大电流的过流保护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低压大电流运行模式需要能够适应大电流的过流保护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适应大电流回路、结构简单、体积小且安全可靠的大电流保护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电流保护器,包括底座、第一接触片、第二接触片、固定在所述第一接触片上的静触点、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二接触片上的感温元件以及固定在所述感温元件上且与所述静触点对应设置的动触点,所述感温元件上具有第一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片、第二接触片与所述底座一体注塑而成,所述第一接触片与第二接触片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大电流保护器还包括与所述感温元件相贴合的分流片,一调节螺钉依次穿过分流片和感温元件后与所述底座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片的一边具有回折翻边,所述回折翻边与分流片主体之间形成容纳感温元件的容纳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回折翻边与所述第二接触片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感温元件的形状与所述分流片主体的形状相同,所述分流片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长孔对应的第二长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长孔和第二长孔分别设置在所述感温元件和所述分流片主体的中心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螺钉分别从所述第一长孔和第二长孔处穿入分流片和感温元件。
进一步地,所述感温元件上还具有焊接孔,在所述焊接孔处将所述分流片与所述感温元件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感温元件为双金属片。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片为铜片。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触片和第二接触片均向外引出有引脚。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显而易见地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感温元件上贴合设置分流片,提高保护器的载电流量,能够适应大电流回路。
2、第一接触片、第二接触片与底座一体注塑而成,简化了加工工艺,且结构更可靠,体积更小。
3、通过调节螺钉能够改变感温元件与底座的相对距离,从而改善感温元件的受热翻转灵敏度。
4、在感温元件和分流片上分别设置第一长孔和第二长孔,可以改善感温元件和分流片的翻转阻力,方便其翻转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中,1、底座,2、第一接触片,3、第二接触片,4、静触点,5、感温元件,51、第一长孔,6、动触点,7、分流片,71、回折翻边,72、容纳空间,73、第二长孔,74、焊接孔,75、分流片主体,8、调节螺钉,9、引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径向”、“轴向”、“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4所示的大电流保护器,包括底座1、第一接触片2、第二接触片3、固定在第一接触片2上的静触点4、一端焊接在第二接触片3上的感温元件5、固定在感温元件5上且与静触点4对应设置的动触点6以及分流片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常胜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常胜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644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