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型片材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65331.1 | 申请日: | 2016-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9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陶晓明;马仁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聚釜有盛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3 | 分类号: | H05K1/03;H05K1/09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35 | 代理人: | 刘元霞,牛艳玲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型片材,属于片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越来越多的电子器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手机、电视、电脑逐步朝向越来越高端化的方向发展,这都是逐步优化的电路板的功劳。
现阶段使用的电路板,对电路迷你化、直观化,对于固定电路的批量生产以及优化用电器布局起着重要作用。电路板主要是在一绝缘基板上制作导电线路,但是目前生产电路板的绝缘基板均是采用陶瓷、玻璃以及树脂等,并采用电解铜等方法,直接在这些绝缘基板表面进行覆铜,然后在覆铜基板上制作导电线路,但是采用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导电线路与绝缘基板之间的结合性差,在外界热、电以及湿气等影响下,导电线路与绝缘基板之间容易出现剥离,而且在覆铜工艺时,覆铜板表面平整度不是非常高,制作的导电线路表面粗糙度较大,不易与电子元器件进行贴合;不仅如此,生产出的电路板不易折,在电子器件受到撞击后,很容易造成电路板的整体损毁,无法维修,给使用者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型片材,该复合型片材通过具有不同性能的材料的复合而达到易折的效果,另外,所述片材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同时兼具轻便、无毒、环保等特性,可以广泛应用在电路板等领域中。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复合型片材,包括内层的介电发泡层和外层的铜箔,在介电发泡层和铜箔之间设有粘结层;其中,介电发泡层由包括聚烯烃树脂的原料经发泡形成,所述介电发泡层具有微孔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介电发泡层的厚度为0.01mm~1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铜箔的厚度为0.01mm~2mm。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粘结层为过氧化物-乙烯基硅烷涂层,粘结层的厚度为0.001mm~0.2mm。其中,所述过氧化物选自过氧化二异丙苯;所述乙烯基硅烷选自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两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微孔结构的开孔率为0~80%,孔径为0.001mm~2mm。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聚烯烃树脂优选是聚乙烯树脂或聚丙烯树脂。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复合型片材,由于对聚烯烃树脂进行发泡成型,形成发泡材料,使该片材具有轻便的特点;同时,由于聚烯烃树脂的发泡材料具有发泡快、发泡均匀、易复合等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片材还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质地轻,柔软度适中等优点。其次,由于聚烯烃发泡材料的介电常数较低,其能弯曲来吸收和分散外来的撞击力,且其易折不易断裂,同时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抗缓冲性能和抗折损性能等。再有,复合于外表面的铜箔,可以通过刻蚀等技术手段,对其进行修饰,以实现电路板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片材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为介电发泡层、12为铜箔、13为粘结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复合型片材,如图1所示,其由从内向外的介电发泡层11、粘结层13和铜箔12层压而得。
其中,所述介电发泡层11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聚乙烯树脂发泡后挤出得到多孔板材,并分切成较薄的片层,得到所述介电发泡层11,其具有微孔结构,开孔率为0或为10%,孔径为0.001mm~1mm。
所述复合型片材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所述介电发泡层11与铜箔12裁制成20cm×20cm的方片;将过氧化二异丙苯与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按照摩尔比为1:500的比例混合,形成均匀的溶液,用刷子均匀的涂在铜箔的表面,50℃下晾干,得到涂覆了粘结层13的铜箔12;然后将涂覆了粘结层13的铜箔12以所述粘结层13与所述介电发泡层11层叠,热压层压,冷却,得到所述的复合型片材。
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复合型片材中,介电发泡层11的厚度为5mm;铜箔12的厚度为0.05mm;过氧化二异丙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粘结层13的厚度为0.01mm。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型片材,如图1所示,其由从内向外的介电发泡层11、粘结层13和铜箔12层压而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聚釜有盛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聚釜有盛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653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线距耐高压的柔性线路板
- 下一篇:一种焊盘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