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在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生产流程中的喷丝板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65772.1 | 申请日: | 2016-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8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姜家保;沈瑞;田宗杰;杨阳;张晓春;陈莉莉;汤立业;胡庆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4/02 | 分类号: | D01D4/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4101 | 代理人: | 卢敏,何梅生 |
地址: | 23800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水溶性 聚乙烯醇 纤维 生产流程 中的 喷丝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丝板,属于化纤领域。
背景技术
在化纤生产中,喷丝板是将聚合物溶液或熔体转换成纤维的关键部件。如在聚乙烯醇纤维生产过程中,聚乙烯醇溶液需要经过喷丝板才能形成聚乙烯醇纤维。
现有的喷丝板本体为“Ω”型结构,孔数为24000孔,每个孔的直径为0.08mm,其材质主要为铂金与黄金的合金,同时含有微量的碳元素,价格昂贵。且生产中喷丝板长期浸泡在含有硫酸、硼酸等物质的凝固浴液中,腐蚀严重,致使喷丝板变形、喷丝孔变大,纤维的纤度出现波动,同时也影响了纤维的成型效果;且喷丝板使用寿命短,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在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生产流程中的喷丝板,以解决使用寿命短、成本高、丝束成型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应用在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生产流程中的喷丝板,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喷丝板本体为“Ω”型结构,所述“Ω”型结构的两个向外、向上翻折的半圆弧形边角用于将喷丝板固定;在所述“Ω”型结构的圆弧部分均匀分布有24个喷丝孔区域,各喷丝孔区域上设置有1250个喷丝孔。喷丝孔的直径为0.07mm。
本实用新型喷丝板本体采用不锈钢材质。“Ω”型结构的圆弧部分为经过磨光处理的光滑面。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的喷丝板通过合理设计喷丝孔的孔径和数量,保证了纤维生产的连续性,提高了纤维产品的质量;同时使用耐磨损、耐腐蚀的不锈钢材质,使用寿命长,所得纤维纤度稳定、成型效果好,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喷丝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半圆弧形边角;2为喷丝孔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喷丝板本体为“Ω”型结构,“Ω”型结构的两个半圆弧型边角1用于将喷丝板固定,具体是通过将喷丝板放置于喷丝头组件上,用两根不锈钢棒压住半圆弧形边角,再将压槽盖住喷丝板,压槽为“回”形结构,压槽两边与喷丝头组件两边都含有三个螺丝孔,且两者螺丝孔一一对齐,通过螺丝,可以将两者固定,间接固定了喷丝板。
在“Ω”型结构的圆弧部分均匀分布有24个长条形的喷丝孔区域2,各喷丝孔区域2上设置有1250个喷丝孔,共30000个。
具体的,各喷丝孔的直径为0.07mm。喷丝板本体采用耐磨损、耐腐蚀的不锈钢材质。“Ω”型结构的圆弧部分为光滑面。
在使用时,通过“Ω”型结构的两个半圆弧型边角将喷丝板固定在喷丝头组件上,聚乙烯醇连续通过喷丝板上的纺丝孔喷入凝固浴液中,凝固成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657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熔体直纺添加多种功能母粒的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拼接式超薄破胎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