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性振动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66409.1 | 申请日: | 2016-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1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许洪富;黄金全;吴娜;凌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3/00 | 分类号: | H02K33/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阿凡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3216 | 代理人: | 胡国良 |
地址: | 新加坡宏茂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性 振动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性振动电机。
背景技术
线性振动电机中包括盖板、线圈等零部件,相关技术中,线圈固定在盖板上,线圈与盖板直接接触。但是,当线圈上的绝缘层破损时,破损处与盖板接触后容易导致线圈与盖板短路。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改进的方案解决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性振动电机,可改善上述缺陷。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线性振动电机,包括外壳、与所述外壳盖合形成收容腔的盖板,以及容纳在所述收容腔内的固定组件、振动组件以及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与所述振动组件连接并将所述振动组件悬置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通电线圈以及与所述通电线圈电连接的电路板;所述振动组件包括磁钢组件;所述通电线圈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且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所述盖板上;所述通电线圈通过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盖板绝缘。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上与所述通电线圈接触的一侧设置有绝缘层;所述通电线圈通过所述绝缘层与所述盖板绝缘。
优选地,所述线性振动电机还包括连接所述盖板和所述通电线圈的绝缘加固层,且所述绝缘加固层分别与所述盖板和所述通电线圈绝缘。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上邻近所述通电线圈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盖板部分裸露于所述通孔内;所述绝缘加固层填充于所述通孔内,并固定连接所述盖板和所述通电线圈。
优选地,所述绝缘加固层为双面胶层、聚酰亚胺树脂层、环氧树脂层或聚丁二烯酸树脂层。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包括限位凹槽,所述通电线圈位于所述限位凹槽内并与所述限位凹槽的内壁抵靠。
优选地,所述线性振动电机还包括绝缘件;所述绝缘件位于所述外壳与所述通电线圈之间,且与所述外壳以及所述通电线圈绝缘连接。
优选地,所述绝缘件为绝缘橡胶垫。
优选地,所述振动组件还包括质量块;所述弹性连接件夹持所述质量块以使所述振动组件悬置;所述质量块上开设有安装孔;
所述磁钢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且沿所述振动组件的振动方向彼此间隔设置的第一磁钢和第二磁钢;
所述通电线圈位于所述安装孔内并设置在所述第一磁钢和所述第二磁钢之间,且所述通电线圈的端面垂直于所述振动方向。
优选地,所述通电线圈为环状结构,且所述通电线圈的中部具有容纳孔;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插设于所述容纳孔内的导磁体。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通电线圈设置在电路板上,使通电线圈可通过电路板上的绝缘层与盖板绝缘,降低了由于通电线圈的绝缘层破损而导致的与盖板之间发生短路的风险。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电线圈、盖板以及电路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的立体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线性振动电机的立体分解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线性振动电机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性振动电机,该线性振动电机包括盖板1和外壳4,外壳4与盖板1盖合形成收容腔。线性振动电机还包括容纳在收容腔内的固定组件、振动组件以及弹性连接件5。
固定组件为线性振动电机的固定部分。在本实施例中,该固定组件大体上包括通电线圈2、电路板3以及导磁体8。其中,电路板3固定连接在盖板1上。通电线圈2由漆包线绕制而成,其中部具有容纳孔(未标号),导磁体8安装在通电线圈2的容纳孔内。通电线圈2上的两条引出线(未标号)均与电路板3电连接,从而实现电信号的传输。
振动组件为线性振动电机的振子部分。在本实施例中,该振动组件大体上包括质量块6以及磁钢组件7。其中,磁钢组件7设置在质量块6上,且磁钢组件7与通电线圈2之间通过电磁感应产生安培力,该安培力能够驱动振动组件振动(振动组件的振动方向为图4中的X方向)。
弹性连接件5与振动组件弹性连接,用于将振动组件悬置在收容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经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664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展示装置
- 下一篇:仿真人偶头部与身体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