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集爆破振动信号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66668.4 | 申请日: | 2016-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08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李祥龙;石晨晨;徐有志;苏梅;马学斌;尤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H17/00 | 分类号: | G01H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集 爆破 振动 信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集信号的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采集爆破振动信号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减小爆破振动的危害,首先要了解爆破振动信号的特点,这就需要通过采集振动信号,从中得出信号的特征及其传播规律,进而评估其对建构筑物的影响。爆破振动监测是振动信号分析的基础,准确采集到爆破振动信号是进行信号分析的前提。
爆破振动波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波形,其中包含许多因素,所以它对爆区周围的建构筑物的影响也是相当复杂。但是每一种因素的影响作用大小不同,在实际爆破振动监测中,人们通常选取对建构筑物影响最大的因素进行监测研究。根据《爆破安全规程》GB-2014的规定,一般把爆破振动波的速度以及频率当作判断爆破振动是否对保护对象产生破坏的标准。
然而有些表层岩体松软破碎,在爆破振动监测中,松软岩层上的爆破振动速度衰减较快,测振仪不能很好的测到实际的速度值,易造成信号失真,使之不能准确反映爆破振动传播衰减规律,进而影响了对周围岩体的稳定性以及爆破振动危害的控制。
因此,本实用新型为松软破碎岩体中精确捕捉爆破振动信号提供了一种新的测振方式,为爆破安全作业提供了依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利用在监测点处钻孔浇筑测振平台的方式采集振动信号,解决了爆破振动监测中,由于地表松软岩体的节理裂隙以及软弱夹层的干扰造成的信号失真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集爆破振动信号的装置,包括传感器安置平台1、测振桩2、振动监测仪防护掩体3、三向加速度传感器4、信号传输线5、爆破振动监测仪6,测振桩2布置在完整稳定的岩层中,测振桩2的上面浇筑有传感器安置平台1,测振桩2与传感器安置平台1构成一个整体;三向加速度传感器4固定在传感器安置平台1上,三向加速度传感器4通过信号传输线5与爆破振动监测仪6连接,爆破振动监测仪6安放于距离测振桩2为20cm-50cm处,爆破振动监测仪6放置在振动监测仪防护掩体3内。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测振桩2暴露在空气中的高度要高于地面30cm-40cm,传感器安置平台1的长宽为30cm-40cm,厚为8cm-10cm,传感器安置平台1的平整度不大于0.2cm。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振动监测仪防护掩体3的尺寸为30cm-50cm,厚度为8cm-10cm。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测振桩2在地面下的高度不小于10m,钻进到基岩内的深度不少于50cm。
所述传感器安置平台1、测振桩2、振动监测仪防护掩体3均是由混凝土浇筑得到,传感器安置平台1、测振桩2的波阻抗须与内部岩石的波阻抗相接近,使振动波在测振平台中的传播规律与岩石相近,测振信号与实际情况较为接近。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通过钻孔浇筑测振平台的方式减少了测振过程中地表地质条件因素对爆破振动信号的干扰,使采集到的振动信号更加真实。
(2)测振平台的浇筑材料性质与内部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相近,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监测信号的准确性。
(3)浇筑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在保证信号真实可靠的同时,也降低了由于监测信号不真实造成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4)测振仪器在监测使用过程中,由于浇筑了仪器设备的防护掩体,使得监测人员可以远距离操作,这样既防止了飞石对仪器的损坏,也保证了监测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中:1-传感器安置平台;2-测振桩;3-振动监测仪防护掩体;4-三向加速度传感器;5-信号传输线;6-爆破振动监测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所述内容。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一种采集爆破振动信号的装置,包括传感器安置平台1、测振桩2、振动监测仪防护掩体3、三向加速度传感器4、信号传输线5、爆破振动监测仪6,测振桩2布置在完整稳定的岩层中,测振桩2的上面浇筑有传感器安置平台1,测振桩2与传感器安置平台1构成一个整体;三向加速度传感器4固定在传感器安置平台1上,三向加速度传感器4通过信号传输线5与爆破振动监测仪6连接,爆破振动监测仪6安放于距离测振桩2为50cm处,爆破振动监测仪6放置在振动监测仪防护掩体3内如图1~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666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