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态用多层复合无端过滤网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67058.6 | 申请日: | 2016-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2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钱国峰;刘海庆;鲁海清;张洪京;张源凯;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丰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9/16 | 分类号: | B01D39/16;B32B5/14;B32B27/08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37104 | 代理人: | 张晓波 |
地址: | 264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多层 复合 无端 过滤网 | ||
技术领域
特别的,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运转状态中水过滤用的多层复合无端过滤网。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在2016年1月29日申请了中国专利:一种污水处理快速碳分离装置,申请号:201610059680.3,该专利利用高速运转的过滤网对污水中的碳物质进行分离,由于采用该方式进行污水处理的设备目前市场上尚未出现,在研制过程中对过滤网的参数及配置难以掌控,过滤网又对设备的整体性能起着关键作用。在过滤网的选择及研制过程中,本申请人曾经采用一种塑钢过滤网,见本申请人于2016年3月7日申请的专利:201610125955.9,在该专利文件中,过滤网包括基层网及表层过滤网,所述的基层网为无端过滤网,其采用树脂材料编织而成,所述的表层过滤网覆盖在基层过滤网的表面,其采用钢丝纤维编织而成,所述表层过滤网两侧边缘与基层网的边缘粘合,所述表层过滤网两端的对接部位与基层网的表面粘合。该过滤网解决了大目数过滤网采用钢丝纤维制作时接头及抗撕裂的技术问题,但在运行过程中发现,钢丝纤维制作的表层过滤网由于与设备的布水器紧密接触,过滤网在运行过程中,表层过滤网一直受到摩擦,而钢丝纤维制作的表层过滤网很容易磨破,造成使用寿命降低。另外,在更换过滤网的过程中,钢丝纤维制作的过滤网容易出现折痕,该折痕很容易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撕裂,同时表层过滤网目数过大造成表面张力增大,在进行过滤操作中,下水速度较慢,降低了污水的处理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或所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过滤网以满足设备的运行需求。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动态用多层复合无端过滤网,其包括面网、底网及位于面网与底网之间的精滤网,所述的精滤网至少为一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网、底网及精滤网为方孔无端网,分别采用树脂材料编织而成,所述面网、底网上的孔径分别大于精滤网上的孔径;所述的面网、底网及精滤网在同一伸张力的作用下复合为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精滤网的目数为面网目数的2-100倍。
进一步地,所述面网、底网的目数及孔径比为1:1-5。
所述的面网、底网及精滤网的边缘采用粘合剂粘合的方式、熔融方式或缝合的方式复合为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面网、底网及精滤网的边缘由聚氨酯弹性材料包裹。
该动态用多层复合无端过滤网的有益效果为:面网、底网及精滤网都采用树脂材料编织能够方便地编织成无端网的结构,防止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接头撕裂的技术问题。将精滤网夹在面网及底网的中间,在动态运行过程中,由于精滤网与面网及底网的伸张特性上有所差别,精滤网与面网及底网能够发生轻微错动,利用该错动能够破坏精滤网上水膜所形成的表面张力,能够使水顺利地通过精滤网实现过滤。面网、底网采用较粗的纤维编织,延长了与布水器及浪涌抽吸辊的摩擦使用寿命,同时对精滤网进行保护,防止较大的硬质颗粒直接与精滤网接触造成精滤网的损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该动态用多层复合无端过滤网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在本申请中所提及的无端过滤网是指将过滤网编织呈环状无接头的过滤网。
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动态用多层复合无端过滤网,其包括面网1、底网2及位于面网与底网之间的精滤网3,在本实施例中,精滤网3为一层,在一些特殊的使用环境下,精滤网3可设置多层。
如附图1所示,面网1、底网2及精滤网3为方孔无端网,分别采用树脂材料编织而成,采用树脂材料编织的优点是,一是耐磨性及抗撕裂性好,另外采用树脂材料能够方便地编织呈无端网的结构。采用树脂材料编织的过滤网能够显著延长使用寿命。
制作时,面网、底网的线径大于精滤网的线径,精滤网的目数远大于面网及底网的目数,一般精滤网的目数为面网目数的2-100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丰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威海丰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670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城市水景生态驳岸的植物群落构建方法
- 下一篇:一种狐臭柴扦插繁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