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使用沉降片的拉舍尔经编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67372.4 | 申请日: | 2016-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6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郑依福;郑春乐;赖秋玉;黄智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鑫港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23/04 | 分类号: | D04B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212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沉降 拉舍尔经编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不使用沉降片的拉舍尔经编机。
背景技术:
经编机的主要机构包括成圈机构、送经机构、导纱针横移机构、牵拉卷取机构、传动机构。其中成圈机构是将经纱形成相互串套的线圈而形成经编织物的机构。主要的成圈机件有槽针、针芯、脱圈片、沉降片及导纱针等。成圈过程是由槽针、针芯、脱圈片、沉降片和导纱针相互作用的结果。
现在市场上的经编机都有使用沉降片,沉降片其作用是当槽针上升时,压住旧线圈使之不随槽针一起上升。槽针往前摆至最前返回点,脱离沉降片,这容易导致编织后各个线圈的松紧度不同,影响织物的质量。沉降元件重量较重,一般都是采用整体冲压的工艺,不易更换。在重复钩线的过程中,导纱针容易形成金属疲劳,一旦出现个别导纱针弯曲后继续其形成的运动惯性势必影响机器的工作速度及往复运动精度。
在经编机应用过程中,织针钩线不断形成织物。织针在上升钩线过程中,已形成的织物由于位置及线圈摩擦等原因,也会随织针上升而抬高,已在织针上形成的线圈不能退到织针根部,重复钩线形成积圈,织物不能连续形成。沉降片在沉降槽内水平前移,后退与织针的垂直上下运动相配合,两种运动相互交叉,使纱线进行交织。沉降片使纱线能成圈、脱圈,从而使单根纱线的各种纱线得以相互交织连接串织成针织品。在经编机成圈机构中,槽针必须位于沉降片间隙的中心,沉降片必须精确地位于槽针间隙的中央,若相对位置不正确,在运动过程中相互摩擦导致断纱,且槽针容易损坏。因为沉降片在压纱的过程中,容易碰到针头,断纱次数多,甚至还会损伤纱线,断纱几率高,保钳工操作难度大,最关键的是织出来的布面会起毛不平整。
现有的改进技术中,在沉降片前部的下端结构设置了凸片,凸片上方形成一导向槽,针筒上的沉降片槽下方设有沟槽,使沉降片不会产生浮动,但是由于纱线在交织时产生的纤维屑、棉絮等杂物会沉积在沉降片槽下方的沟槽内,积累的杂物就会阻碍沉降片在沟槽内的运动,因此,每间隔一段时间就需停机清除纱线交织产生的纤维屑等杂物,这样不但影响工作效率,而且费工费时,使生产的织物品质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针件耗损小,操作方便且断纱少,能有效避免爬布、断纱、积圈产生的不使用沉降片的拉舍尔经编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这样一种不使用沉降片的拉舍尔经编机,其成圈部件包括:导纱针、槽针、针芯、脱圈片。槽针、针芯、脱圈片分别安装在槽针床、针芯床、脱圈片床上,导纱针设置在槽针、针芯、脱圈片的上方,其特征在于:不使用沉降片能实现正常编织。其主要技术原理在于:槽针在一个循环中作升降往返运动,针芯在槽针的槽内作相对运动,使针口闭合或开启。槽针在往返过程中在同一工作线点上高度差小于12毫米,这样上升与下降的纱线张力一致,在不使用沉降片的情况下可顺利脱圈。不存在槽针下降时纱线张力太松,旧线圈被拉入针钩内与新线圈积在一起,导致积圈;也不存在槽针上升时纱线张力过紧,把织物向上反拉,造成织物爬布,导致无法正常编织。
进一步地:通过合理设计槽针的运动轨迹,其在一个循环中,成圈开始时,槽针和针芯处于最低点,即上个循环的脱圈位置。槽针进一步向后转折点摆动并上升,最低点与转折点的水平距离小于8毫米,这样槽针可以快速摆至转折点,槽针上升不会高于10毫米。槽针接着边上升边向前摆至最前返回点,这个过程中先是快速上升然后再平缓,在这个快速上升的过程中旧的线圈滑到针芯头下。接着槽针从最前返回点开始返回并下降至最低点,这段槽针的轨迹先平缓再快速,成圈的纱线喂入针钩内,针芯与针钩闭合。继续下降,槽针在脱圈片间隙槽内缓慢下降,在同一个工作线点上槽针下降的轨迹与上升的轨迹高度差小于12毫米。槽针在下降的同时针钩抽引纱线形成新线圈,旧的线圈形成坯布由牵拉拉出,新线圈由槽针从经轴上拉出足够的经纱量,一个循环结束,在成圈循环过程中,不使用沉降片可以顺利进行成圈编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鑫港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鑫港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673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声器
- 下一篇:一种电视设备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