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检查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68840.X | 申请日: | 2016-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3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闵晓峰;郭继舟;李少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11/30 | 分类号: | G01D11/3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2 | 代理人: | 齐晨涵 |
地址: | 43008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检查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部件的尺寸检测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多功能检查平台。
背景技术
无论是在零部件制造,还是设备配件验收,或是在试件外观评判方面,都会涉及到部件外观尺寸、缺陷的偏差的检查,看是否超出允许偏差。而市面上针对各种设备零部件的特性而设计出的检查器具很多,但是却没有一个实际有效的检查平台,导致在实际的检查中存在如下问题:一、随便找出的空地进行检查受环境影响很大,导致检查结果不精确;二、不同的零部件检查位置不一样,有的甚至需要翻滚、转动,在常用的桌平面上检查很困难;三、施工现场环境恶劣缺乏有效的检查平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功能齐全的多功能检查平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多功能检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台和托盘,所述转动台安装在托盘上,可绕托盘中轴线转动,且所述转动台上表面中部开有定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台通过推力球轴承安装在托盘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台下表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托盘上表面设置有托盘安装槽,所述推力球轴承设置在安装槽和托盘安装槽内。
再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台上还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配套设置有插销,所述插销上设置有用于穿套管制零件的径向通孔。
再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沿转动台的X轴和Y轴均对称布置。
再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台和托盘均为盘状结构。
再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台和托盘均采用1Cr13马氏体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转动台和托盘可相对转动的结构,为各种零部件、配件、试件的外观检查提供一个方便的平台,解决了现今只有检测器具而没有检测平台的真空,且转动台上设置定位槽,方便多种结构的零部件定位。同时由于检查平台各个部件可拆卸装箱,便于随身携带,提高了试件检查的效率,且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廉。本设计整体结构只有四个部件,相比于其它装置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但是可以对各种规格尺寸的零部、配件、试件进行外观检查,适用范围广,解决了工业上没有有效检查平台的空间的问题。通过转动台的转动可以实现零部件的轴向检查,通过在插销钢管间的滚动可以实现零部件的径向位置检查。从而全方面进行外观检查。无论是板状,管状,还是其它不规则形状,都可在平台上进行检查。操作十分方便,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使用新型多功能检查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插销结构示意图。
图中:转动台1,定位槽1.1,安装槽1.2,定位孔1.3,托盘2,托盘安装槽2.1,推力球轴承3,插销4,径向通孔4.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中所示的多功能检查平台,包括转动台1和托盘2,转动台1安装在托盘2上,可绕托盘2中轴线转动,本设计中转动台1通过推力球轴承3安装在托盘2上。且转动台1上表面中部开有定位槽1.1,定位槽1.1为圆形定位槽,可以放置圆柱形或者球形零部件,对于在检查中有转动要求的可以通过推力球轴承3转动转动台1而实现。转动台下表面设置有安装槽1.2,托盘2上表面设置有托盘安装槽2.1,推力球轴承3设置在安装槽1.2和托盘安装槽2.1内。推力球轴承3与转动台1、托盘2之间采用间隙配合,并用润滑油进行润滑,减小磨损。为了保证主要部件件最佳的间隙和配合,转动台1和托盘2采用机床加工后用铣床打磨光滑。
转动台1上还设置有若干个距离转动台1中心位置不等的定位孔1.3,定位孔1.3沿转动台1的X轴和Y轴均对称布置。定位孔1.3配套设置有插销4,插销4上设置有用于穿套管状零件的径向通孔4.1。定位孔1.3用于插入插销4,插销4上部设置的径向通孔4.1,可以穿入钢管,在转动台1两侧架起钢管后即可放入需要架空滚动的零部件,根据零部件的大小调节插销插入定位孔1.3的位置。钢管采用1Cr13马氏体不锈钢,与插销4之间采用间隙配合。
本设计中的转动台1和托盘2均为盘状结构。为增加耐磨性和抗腐蚀性能,转动台1和托盘2均采用1Cr13马氏体不锈钢。
本设计的使用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688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小型传感器保护盖
- 下一篇:用于木结构安装长条形监测传感器的装配式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