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马桶盖座圈、马桶盖组件及马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69824.2 | 申请日: | 2016-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4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曾俊锋;兰志铭;崔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K13/00 | 分类号: | A47K13/00;A47K1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桶盖 座圈 组件 马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马桶盖座圈、一种包含该马桶盖座圈的马桶盖组件及一种包含该马桶盖组件的马桶。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马桶盖座圈10’的前侧与马桶接触的位置处有间隙11’,如图1至图4所示,用户坐在马桶盖座圈10’上小便时,小便容易通过此间隙11’流到马桶外侧,弄脏马桶外壁、底板和用户自己的衣裤,发生这样的情况用户不得不更换衣裤,对相关区域进行清洁,用户体验非常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桶盖座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马桶盖座圈的马桶盖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马桶盖组件的马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马桶盖座圈,设置在马桶上,所述马桶包括上端开口的排污腔体,所述马桶盖座圈包括:座圈本体,与所述排污腔体的开口端的形状相适配,且所述座圈本体盖在所述排污腔体上时,与所述排污腔体的开口端之间形成配合间隙;和用于遮挡所述配合间隙的遮挡部,位于所述座圈本体的前部的下方,并与所述座圈本体相连,且所述遮挡部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配合间隙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马桶盖座圈,通过设置遮挡部,且遮挡部的高度不小于(即大于或等于)座圈本体与排污腔体之间的配合间隙的高度,使得座圈本体盖在排污腔体上时(即使用状态时),遮挡部能够完全遮住座圈本体的前部与排污腔体之间的配合间隙,从而避免了用户坐在座圈上小便时,小便通过座圈前部与排污腔体之间的配合间隙漏出的情况发生,既保证了马桶外壁和底板的清洁,也保证了用户衣裤的清洁,显著提高了用户体验,且结构简单,构思巧妙。
具体而言,座圈本体与排污腔体的开口端的形状相适配,保证了座圈本体能够有效地盖设在排污腔体的开口端的端面上,以避免用户的腿部或臀部接触到排污腔体开口端的壁面;而用户坐在座圈上小便时,即便尿液向前侧飞溅,由于有遮挡部的存在,尿液无法进入前侧座圈本体与排污腔体之间的配合间隙中,故而不会对马桶外壁、地面或者用户的衣裤造成污染,起到防护作用;且只需在现有的马桶盖座圈的前部的下方设置一遮挡部即可,因而结构简单,且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构思十分巧妙;此外,本申请的马桶盖座圈可用于任何马桶盖上,如普通马桶盖或智能马桶盖均可以。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马桶盖座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遮挡部位于所述座圈本体的内侧的下方。
由于座圈本体的中部是空的,盖在排污腔体上时与排污腔体的内部空间相连通,故而将遮挡部设置在座圈本体的内侧的下方,使得遮挡部更加接近排污腔体的内部空间,因而能够更早地阻挡小便,使小便停留在排污腔体内而不会向排污腔体外泄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遮挡部的使用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遮挡部的高度大于所述配合间隙的高度。
遮挡部的高度大于配合间隙的高度,则马桶盖座圈盖设在排污腔体上时,遮挡部的下端能够插入排污腔体内,即遮挡部的下端面位于排污腔体的顶面的下方,这进一步确保了遮挡部能够完全遮挡座圈本体与排污腔体的开口端之间的配合间隙,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遮挡部的使用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排污腔体的开口端向内延伸形成翻边,所述遮挡部的下端高于所述翻边的下表面或与所述翻边的下表面平齐。
排污腔体的开口端向内延伸形成翻边,增加了座圈本体与排污腔体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座圈本体与排污腔体的配合的稳定性;遮挡部的下端不超出翻边的下表面(即遮挡部的下端高于翻边的下表面或与翻边的下表面平齐),即遮挡部的下端略低于排污腔体的顶面,而无需过深地插入排污腔体内,这样即可保证遮挡部完全遮住座圈本体与排污腔体之间的配合间隙,进而确保小便不会通过该配合间隙外漏至马桶外;且简化了马桶盖座圈的结构,有利于节约成本;同时也避免了遮挡部过深地插入排污腔体内,导致马桶盖座圈上沾到过多的小便或排污腔体内的其他脏物,导致马桶盖座圈过脏的问题发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遮挡部靠近所述座圈本体的外侧的侧壁面与所述排污腔体的内壁面之间具有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698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