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控采样袋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69872.1 | 申请日: | 2016-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08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陶源;李建强;罗明标;李建红;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G01N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7 | 代理人: | 黄丽娟,李静 |
地址: | 3440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样 | ||
1.一种微控采样袋,其特征是,该微控采样袋包括:金属箔密封壳体、第一密封袋和第二密封袋,其中,第一密封袋和第二密封袋容积相同,层叠设置在金属箔密封壳体内;
金属箔密封壳体一侧面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一阀门的接头穿过金属箔密封壳体的侧面与第一密封袋上接口密合;
金属箔密封壳体另一侧面设置有第二阀门,第二阀门的接头穿过金属箔密封壳体的侧面与第二密封袋上接口密合;以及
所述微控采样袋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方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控采样袋,其特征是,所述金属箔密封壳体是由铝箔形成的密封壳体,铝箔厚度为80~150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控采样袋,其特征是,所述金属箔密封壳体是由铝箔形成的密封壳体,铝箔厚度为110~130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控采样袋,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密封袋和所述第二密封袋彼此紧密贴合地层叠设置在金属箔密封壳体内;且所述第一密封袋和所述第二密封袋由塑料材料形成的薄膜形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控采样袋,其特征是,所述塑料材料为聚四氟乙烯、聚乙烯或聚丙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控采样袋,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密封袋和所述第二密封袋由聚四氟乙烯薄膜形成,且聚四氟乙烯薄膜厚度为80~120μ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控采样袋,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密封袋的容积和所述第二密封袋的容积为1L、500mL、200mL、100mL或50mL,所述金属箔密封壳体的容积为第一密封袋的容积和第一密封袋与第二密封袋所用薄膜体积之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控采样袋,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为聚四氟乙烯注塑成的多功能阀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控采样袋,其特征是,第一阀门的接头与金属箔密封壳体的侧面和第一密封袋上接口的密合是热压密合,以及第二阀门的接头与金属箔密封壳体的侧面和第二密封袋上接口的密合是热压密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控采样袋,其特征是,所述金属箔密封壳体是由铝箔形成的密封壳体,铝箔厚度为110~130μm;
所述第一密封袋和所述第二密封袋由聚四氟乙烯薄膜形成,且聚四氟乙烯薄膜厚度为90~110μm;
所述第一密封袋的容积和所述第二密封袋的容积为1L、500mL、200mL、100mL或50mL,所述金属箔密封壳体的容积为第一密封袋的容积和第一密封袋与第二密封袋所用薄膜体积之和;
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为聚四氟乙烯注塑成的多功能阀门;以及
第一阀门的接头与金属箔密封壳体的侧面和第一密封袋上接口的密合是热压密合,以及第二阀门的接头与金属箔密封壳体的侧面和第二密封袋上接口的密合是热压密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理工大学,未经东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6987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道高压取样装置
- 下一篇:密封材料组合物、密封片、电子设备用部件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