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拉伸端盖及应用其的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71496.X | 申请日: | 2016-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1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强;陈挥秀;周同灿;崔艳峰;邹霞;宋双喜;戚健栋;王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04 | 分类号: | H02K5/04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汉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55 | 代理人: | 古冠开 |
地址: | 528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拉伸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拉伸端盖及应用其的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采用拉伸端盖的电机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机壳、转轴2A、定子组件3A和转子组件4A,转子组件4A安装在转轴2A上,所述定子组件3A嵌套在机壳的内壁,所述转子组件4A套在定子组件3A里面,所述机壳包括两个电机拉伸端盖组成,所述电机拉伸端盖包括端盖本体15A,端盖本体15A顶部设有端板11A,端板11A中间凸出有轴承室,所述轴承室由顶壁13A和侧壁14A围成,轴承室里面安装轴承21A,所述转轴2A支承在机壳两端的轴承21A上。现有的电机拉伸端盖的轴承室内表面,在制造过程中于所述顶壁13A和侧壁14A之间形成圆角16A过渡,圆角16A导致顶壁13A平面部分的最大半径变小,使滚珠轴承或直形轴承的端面与轴承室底部接触不完全。一些电机在所述轴承21A与轴承室的顶壁13A之间还设有金属垫圈22A,但圆角16A也会导致金属垫圈22A与顶壁13A接触不完全,金属垫圈22A不回弹,从而引起轴承21A产生噪音,影响正常工作,缩短轴承工作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拉伸端盖及应用其的电机,电机拉伸端盖的轴承室内顶壁与金属垫圈、金属垫圈与轴承端面紧密接触,避免了轴承产生噪音的问题,保证轴承工作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拉伸端盖,包括端盖本体,端盖本体顶部设有端板,端板中间凸出有轴承室,所述轴承室由侧壁和顶壁围成,其中,在所述顶壁内表面上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位于顶壁与侧壁的连接处。
上述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宽为0.2-0.5mm。
上述所述环形凹槽的槽深为0.1-0.3mm。
上述所述环形凹槽为圆底槽。
上述所述环形凹槽的半径为0.2mm。
上述所述环形凹槽也可为平底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机壳、转轴、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转子组件安装在转轴上,所述定子组件嵌套在机壳的内壁,所述转子组件套在定子组件里面,所述机壳包括两个电机拉伸端盖组成,其中,所述电机拉伸端盖为上述所述的电机拉伸端盖,所述电机拉伸端盖的轴承室里面安装有轴承,所述转轴支承在两个轴承上。
上述所述轴承室内,所述轴承与轴承室的顶壁之间还设有金属垫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效果:
1)所述电机拉伸端盖通过环形凹槽的设置,尽可能地增大了所述顶壁内平面的半径,避免轴承室的顶壁与金属垫圈或者轴承室的顶壁与轴承之间接触不完全导致轴承产生工作噪音,保证轴承工作稳定性,延长轴承的工作寿命;
2)所述环形凹槽为圆底槽,圆底槽加工方便;
3)所述电机通过对电机拉伸端盖的改良,使轴承室的顶壁与金属垫圈、金属垫圈与轴承端面之间紧密接触,减少轴承产生噪音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电机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D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机拉伸端盖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机拉伸端盖的剖视图;
图5是图4的B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机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机的剖视图;
图8是图7的C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电机拉伸端盖。
所述电机拉伸端盖包括端盖本体11,端盖本体11顶部设有端板12,端板12中间凸出有轴承室13,所述轴承室13由侧壁131和顶壁132围成,其中,在所述顶壁132内表面上设有环形凹槽133,环形凹槽133位于顶壁132与侧壁131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通过环形凹槽133的设置,尽可能地增大了所述顶壁132内平面的半径,避免轴承室13的顶壁132与金属垫圈或者轴承室13的顶壁132与轴承之间接触不完全导致轴承产生工作噪音,保证轴承工作稳定性,延长轴承的工作寿命。
上述所述环形凹槽133的槽宽为0.2-0.5mm。
上述所述环形凹槽133的槽深为0.1-0.3mm。
上述所述环形凹槽133可为平底槽。
上述所述环形凹槽133也可为圆底槽。圆底槽加工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714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冷式电动推进单元
- 下一篇:具有多个带的交通工具电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