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炼钢用矿石焦炭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71577.X | 申请日: | 2016-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4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谢冬梅;张建新;牟楠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9/10 | 分类号: | B01F9/10;B01F3/20;B01F15/02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新科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65107 | 代理人: | 李振中 |
地址: | 830022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炼钢 矿石 焦炭 混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搅拌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炼钢用矿石焦炭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矿石是指可从中提取有用组分或其本身具有某种可被利用的性能的矿物集合体。可分为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矿石中有用成分(元素或矿物)的单位含量称为矿石品位,金、铂等贵金属矿石用克/吨表示,其他矿石常用百分数表示。常用矿石品位来衡量矿石的价值,但同样有效成分矿石中脉石(矿石中的无用矿物或有用成分含量甚微而不能利用的矿物)的成分和有害杂质的多少也影响矿石价值;烟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950-1050℃,经过干燥、热解、熔融、粘结、固化、收缩等阶段最终制成焦炭,这一过程叫高温炼焦(高温干馏)。由高温炼焦得到的焦炭用于高炉冶炼、铸造和气化。炼焦过程中产生的经回收、净化后的焦炉煤气既是高热值的燃料,又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工业原料;现有的矿石焦炭混合装置结构复杂,使用成本高且混合效果差,导致矿石和焦炭混合不均匀,降低了经济效益,因此亟需研发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且混合效果好,使矿石和焦炭混合均匀,提高经济效益的炼钢用矿石焦炭混合装置。
为此,中国专利201521059298X公布了一种炼钢用矿石焦炭混合装置。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混合效果好的炼钢用矿石焦炭混合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炼钢用矿石焦炭混合装置,包括有支架、圆锥齿轮Ⅰ、圆锥齿轮Ⅱ、圆锥齿轮Ⅲ、圆锥齿轮Ⅳ、漏斗、气缸Ⅰ、气缸Ⅱ、轴承座Ⅰ、轴承座Ⅱ、连杆Ⅰ、连杆Ⅱ、混料缸、电机、皮带轮Ⅰ、皮带轮Ⅱ、平皮带、固定板、平台板、滚轮、焦炭箱、矿石箱、转轴Ⅰ和转轴Ⅱ。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的矿石焦炭混合装置结构复杂、使用成本高、混合效果差益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达到了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混合效果好的效果;但是该实用新型只是通过漏斗和混料缸旋转实现矿石和焦炭的混合,其中漏斗的旋转对矿石和焦炭的混合作用很小,很难实现矿石和焦炭在进入混料缸前的初步混合,使得矿石和焦炭只能在混料缸中混合,为了保证混合的效果,通常需要长时间运转混料缸才能实现矿石和焦炭的充分混合,降低混合效率,增加了工作时间和运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炼钢用矿石焦炭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炼钢用矿石焦炭混合装置,包括底座、支柱、混料缸和混料塔,底座上对称设有两个支柱,一个支柱的顶端固定连接焦炭进料斗,另一支柱的顶端固定连接矿石进料斗;两个支柱之间通过横架固定连接混料塔,焦炭进料斗和矿石进料斗的结构完全相同,焦炭进料斗上均匀的设有偶数个出料口,混料缸的上部均匀设有偶数个第一混合通道,焦炭进料斗的一个进料口和矿石进料斗的一个进料口为一组,且均通过连接通道共同与一个第一混合通道贯通连接;每两个相对应进料口和一个第一混合通道是一一对应连接,混料塔的下部均匀的设有若干第二混合通道,第二混合通道的数目是第一混合通道的数目的一半,每两个第一混合通道为一组,并均通过连接通道与一个第二混合通道贯通连接;第二混合通道的底端与外界连通,底座上设有与混合塔相对应的混料缸,混料缸通过转轴转动固定在支撑座上,支撑座固定连接在底座上,底座在混料缸的一侧设有电机,电机通过支架固定在底座上,电机的电机轴通过皮带与转轴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焦炭进料斗上均匀的设有6或8个出料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混合通道的数目与进料口的数目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混料缸的顶端开口尺寸大于混料塔底端端面尺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加料的过程中,经混合塔得到初步的混合,在混料缸中只需短暂的混合即可,设备运转效率高,混合速度快,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的炼钢用矿石焦炭混合装置的正视局部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的炼钢用矿石焦炭混合装置的侧视局部剖面图。
图中:1-底座,2-支柱,3-混料缸,4-混料塔,5-横架,6-焦炭进料斗,7-矿石进料斗,8-出料口,9-连接通道,10-第一混合通道,11-第二混合通道,12-转轴,13-电机,14-支架,15-皮带,16-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未经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715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