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固定耳机线的挂绳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72848.3 | 申请日: | 2016-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2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李盟;陶宇;沙政;王楠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耳机线 挂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固定耳机线的挂绳,所述的挂绳能够把电子设备挂在身前,并且挂绳上带有耳机线卡合装置和收纳装置能够固定耳机线,避免耳机线出现杂乱的现象,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耳机的脱落和耳机线的损坏。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发展,手机、MP3、MP4等电子产品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尤其是MP3,因为其体积轻巧,使用方便,且不需要光盘碟片,磁带等其它存储介质,受到广泛的欢迎,已经有取代单放机,CD等传统随身听的趋势。
随着MP3、MP4、手机等的体积趋于小型化,很多人乐于把它们挂在胸前使用,这样就可以在使用时不必占用双手,能够同时做其它的工作,为此人们会用挂绳等将手机或者MP3等电子设备挂在身前进行使用。
对于上述挂在胸前的电子设备,当连接耳机时,耳机线凌乱的挂在胸前,会显得极不整齐,并且万一耳机从耳朵内滑出,就会掉到地上或者很低的地方,而在听的过程中需要取下耳机做其它事情,例如与人谈话,还需要一直拿着耳机,这都给人们带来不便,更重要的是,上述的各种情形还特别容易造成对耳机线的损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能固定耳机线的挂绳,本发明的挂绳可悬挂MP3、MP4、手机等电子设备,防止其坠落,并且还能固定耳机线,避免耳机线出现杂乱的现象,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耳机线的损坏。具体内容如下:
一种能固定耳机线的挂绳,包括挂绳、连接线、扣件、卡合装置和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绳能够通过扣件和连接线把MP3、手机等电子设备挂在身前,并且挂绳上带有卡合装置,卡合装置上有不同形式的卡口,能够固定耳机线防止其滑脱,此外挂绳上还带有一个收纳装置,能够将多余的耳机线缠绕在收纳装置上,并通过收纳装置上的夹持机构固定耳机线。
使用时,将电子设备通过连接线与扣件连接,然后连接到挂绳上,扣件上带有开合装置能够方便电子设备取下。使用耳机时,耳机线固定在卡合装置上,多余的耳机线缠绕在收纳装置上,并通过收纳装置上的夹持机构固定耳机线。
优选地,所述的卡合装置具有两种不同形式的卡口,适用于固定截面为圆形或矩形的耳机线,并且卡口孔径小于耳机线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的收纳装置上带有夹持机构,利用两个夹持片的凹凸结构,增大对耳机线的摩擦力,实现耳机线的固定。
优选地,所述的收纳装置是可拆卸的,收纳装置通过两侧的开口穿在挂绳上,利用挂绳拉紧时产生的侧向力把收纳装置固定在挂绳上。
优选地,所述的卡合装置与挂绳是一个整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挂绳可悬挂MP3、手机等电子设备,防止其坠落,并且还能固定耳机线,避免耳机线出现杂乱的现象,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耳机线的损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固定耳机线的挂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卡合装置结构的正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卡合装置结构的俯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所述收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所述收纳装置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地描述:
如图所示,这种能固定耳机线的挂绳包括挂绳1、连接线2、扣件3、卡合装置4和收纳装置5;所述的卡合装置4与挂绳1是一个整体,卡合装置4上具有两种不同形式的卡口分别是卡口41和卡口42;所述的连接线2与扣件3连接,所述的扣件3与挂绳1连接,所述的收纳装置5通过两侧开口固定在挂绳1上,收纳装置5上带有夹持机构51和绕线柱体52。
使用时,把耳机线缠绕在卡合装置4上,并通过卡口41和卡口42固定,多余的耳机线缠绕在绕线柱体52上,并由夹持机构52固定,收纳装置5通过两侧开口固定在挂绳1上。
在本实施例中,卡合装置4同时具有两种不同形式的卡口41和卡口42,可以对圆形或矩形截面耳机线进行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收纳装置4带有夹持机构51和绕线柱体52,夹持机构52上的两个夹持片为柔性材料,利用两个夹持片上的凹凸结构,增大对耳机线的摩擦力,并通过把耳机线缠绕在绕线柱体52上,实现了对耳机线的收纳和固定。并且收纳装置4是可拆卸的,方便用户使用。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详细的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和实施要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和原理下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728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含NCO的化合物及其在可固化组合物中的用途
- 下一篇:一种教学用耳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