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混凝土变径管桩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73895.X | 申请日: | 2016-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3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袁雪峰;黎广前;王丰收 | 申请(专利权)人: | 盘锦恒锦管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48 | 分类号: | E02D5/48;E02D5/52;E02D5/72 |
代理公司: | 大连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1242 | 代理人: | 涂文诗,杨威 |
地址: | 12410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混凝土 变径管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桩,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变径管桩。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楼层越来越高,对桩的竖向承载力和桩的挠度、抗剪、弯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致使部分省份对管桩的楼层高度提出了限制,现有技术中采用大口径管桩提高管桩本身强度,极大提升了基础承台的造价。并且由于楼层的增高,在原有桩身竖向承载力和水平抗剪力的基础上提高了对桩身风载荷偏移及抗拔性能的综合性能的更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能够达到上述综合性能的桩往往需要借助对桩自身之外的设计和处理,施工过程复杂,成本较高。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土地集约化的要求,由于建筑楼层越来越高,对桩基础的竖向承载力、抗拔力、水平抗剪力、抗腐蚀的综合性能桩基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预制桩技术中在满足桩的承载力的基础上,对于抗拔力主要通过桩和土的摩擦力来决定桩径的大小,由于桩径的增大的同时也造成相对小桩型配筋率的增加,极大提升了基础桩和桩承台的造价,能够达到上述综合性能的桩往往需要借助对桩自身之外的设计和处理,施工过程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而研究设计一种预制混凝土变径管桩。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预制混凝土变径管桩,包括桩Ⅰ和与桩Ⅰ下端固定连接的桩Ⅱ,所述桩Ⅱ包括上部的大径段和下部的小径段,所述大径段的外径大于小径段的外径,所述大径段的外径与桩Ⅰ下端的外径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桩Ⅱ的上端设有第一端头板,所述桩Ⅰ的下端设有第二端头板,所述第一端头板和第二端头板相互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桩Ⅰ和桩Ⅱ通过机械接头连接,所述机械接头包括套筒状的固定定位套Ⅰ和固定定位套Ⅱ,所述桩Ⅱ的大径段内部设有平行于主筋的辅筋,所述辅筋设置于主筋的外侧,所述桩Ⅱ的上端设有第一端头板,所述桩Ⅱ的主筋端部限位于所述第一端头板上,所述固定定位套Ⅰ的开口端固定在第一端头板上,且固定定位套Ⅰ与辅筋相连,所述固定定位套Ⅱ设置在桩Ⅰ的下端,且与桩Ⅰ的主筋连接,所述固定定位套Ⅰ和固定定位套Ⅱ中的一个内部设有插接件,另一个内部设有卡固件,所述插接件能插入卡固件所在的固定定位套并穿过卡固件固定在卡固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件为插销,所述插销包括旋接底座和固定在旋接底座上的销头,所述旋接底座通过螺纹固定在固定定位套Ⅱ内,所述销头包括圆台形的销头本体和设置在销头本体大径端的端头,所述销头本体的小径端固定在旋接底座上,所述卡固件包括锥套和三个以上的舌齿,所述锥套通过螺纹固定在固定定位套Ⅰ内,所述三个以上的舌齿拼接为圆锥筒形的卡套,所述舌齿的端部与固定定位套Ⅰ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销头能穿过锥套和卡套,且卡套能在弹性件的回弹力下进入销头和锥套之间将销头限位于锥套内,所述端头与销头本体连接处的直径大于销头本体大径端的直径,且端头与销头本体之间设有过渡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卡套的外壁设有与锥套内壁配合的外锥面,所述卡套的内壁为与销头配合的内锥面,所述外锥面的锥度大于锥套内壁的锥度,在连接状态下,所述过渡斜面和销头本体的连接线位于卡套的端部外侧,所述舌齿外壁的锥度比锥套内壁的锥度大0.2-1度,所述的卡套位于固定定位套Ⅰ内侧的一端的外侧壁为圆柱形壁,对于舌齿被通过中心轴的平面所剖得的剖面,所述外锥面与圆柱形壁的交点与内锥面两端的连线与内锥面之间的夹角均为锐角,所述销头本体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与旋接底座相连,所述第一连接部为与销头本体的小径端直径相同的圆柱形,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小径端与第一连接部直径相同的圆台形,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大径端与旋接底座相连,所述销头本体与第一连接部的连接处以及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处均为平滑曲面。
进一步地,所述桩Ⅰ的下端设有第二端头板,所述第一端头板和第二端头板上均设有螺纹通孔,所述固定定位套Ⅰ和固定定位套Ⅱ的开口端设有外螺纹且分别固定在第一端头板和第二端头板的螺纹通孔上,所述第一端头板和第二端头板相互固定,所述第一端头板和第二端头板的边缘处均设有与桩的外壁贴合的裙板,所述第一端头板和第二端头板通过焊接或改性环氧树脂的粘接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桩Ⅱ的上端设有与桩Ⅱ的外壁贴合的裙板,所述裙板的上边缘伸出桩Ⅱ的上端面,并包裹住桩Ⅰ的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桩Ⅱ的小径段为竹节状结构,所述桩Ⅰ整体为竹节管桩,竹节桩是指大截面段和小截面段间隔设置的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盘锦恒锦管桩有限公司,未经盘锦恒锦管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738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强力自反力多向水泥土搅拌桩钻具
- 下一篇:一种均载式地螺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