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北斗一代的煤矿井下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74246.1 | 申请日: | 201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09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彬;裴常福;刘辉;吴博;詹威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1D21/02;G01S19/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北斗 一代 煤矿 井下 监控 系统 | ||
1.一种基于北斗一代的煤矿井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远程监控端(A)、本地监控端(B)和井下监控终端(C)三部分,所述远程监控端(A)包括北斗一代收发天线Ⅰ(A1)、北斗一代收发模块Ⅰ(A2)、主控端控制模块(A3)、报警模块Ⅰ(A4)、web服务器(A5)、Internet(A6)和政府相关部门(A7)组成,所述北斗一代收发模块Ⅰ(A2)、企业局域网(A5)分别和主控端控制模块(A3)互联,主控端控制模块(A3)输出端与报警模块Ⅰ(A4)输入端相连,北斗一代收发模块Ⅰ(A2)与北斗一代收发天线Ⅰ(A1)互联,web服务器(A5)通过Internet(A6)与政府相关部门(A7)连接;
所述本地监控端(B)包括井下监控接口模块Ⅰ(B1)、光纤(B2)、监控端控制模块(B3)、太阳能供电模块(B4)、报警模块Ⅱ(B5)、北斗一代收发模块Ⅱ(B6)和北斗一代收发天线Ⅱ(B7),所述北斗一代收发模块Ⅱ(B6)与监控端控制模块(B3)互联,井下监控模块Ⅰ(B1)通过光纤(B2)与监控端控制模块(B3)互联,太阳能供电模块(B4)输出端与监控端控制模块(B3)输入端相连,北斗一代收发天线Ⅱ(B7)和北斗一代收发模块Ⅱ(B6)互联,报警模块Ⅱ(B5)输入端与监控端控制模块(B3)输出端相连;
所述井下监控终端(C)包括井下监控接口模块Ⅱ(C1)、ARM控制单元(C2)、摄像头模块(C3)、报警模块Ⅲ(C4)、A/D转换模块(C5)和数据采集模块(C6),所述井下监控接口模块Ⅱ(C1)与ARM控制单元(C2)互联,摄像头模块(C3)与ARM控制单元(C2)互联,A/D转换模块(C5)与ARM控制单元(C2)互联,报警模块Ⅲ(C4)输入端与ARM控制单元(C2)输出端相连,数据采集模块(C6)输出端与A/D转换模块(C5)输入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斗一代的煤矿井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C6)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开停传感器、风向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斗一代的煤矿井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web服务器(A5)替换为企业局域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斗一代的煤矿井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块(C3)为CMOS摄像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7424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