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室分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75539.1 | 申请日: | 2016-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8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欣旺;丁海煜;许灵军;王大鹏;杜木果;陈一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H01Q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0 | 代理人: | 张振伟,姚开丽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室分天线。
背景技术
无源室内分布系统是针对室内用户群、用于改善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环境的一种成功的方案;是利用室内天线分布系统将移动基站的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每个角落,从而保证室内区域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无源室内分布系统的关键组件是无源室分天线,但是传统无源室分天线仅能透传输入射频信号,自身不能发射任何信号,导致无法区分室分系统中的每个天线。虽然可以通过在天线内部加装有源电路方式使其具备可识别性,但是需要为有源电路额外布设电源线,增加了施工改造的复杂度,目前尚没有简便易实施的天线标识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一体化室分天线,能为室分天线提供相应的标识,并能为室分天线中的其他通信单元提供电量,无需为该其他通信单元提供专门的工作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一体化室分天线,所述室分天线包括:用于将射频信号向所述室分天线输入的射频馈线、用于将所述射频信号转换为电磁波进行发射的天线阵子;所述室分天线中还设置有无线耦合供电模块和用于以自身的工作载频发送或接收无线信号的通信单元,所述无线耦合供电模块为所述通信单元提供工作电力;所述通信单元的工作载频与所述室分天线的工作载频不同;
所述无线耦合供电模块包括耦合器和射频直流RF-DC转换器;其中,耦合器将输入射频信号耦合出一部分能量向所述RF-DC转换器输出,所述RF-DC转换器将所述耦合器输入的射频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并将所述直流信号作为工作电力输入至所述通信单元。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室分天线还包括外壳;
对应地,所述无线耦合供电模块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外部或内部。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室分天线还包括:
射频识别RFID标签,设置于所述室分天线上,作为所述室分天线的标识信息,并以RFID通信协议为外界提供所述室分天线的标识信息。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通信单元包括蓝牙通信单元。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耦合器包括功分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提出的一体化室分天线,集成了蓝牙信标和RFID标签,通过无线耦合供电技术为蓝牙信标供电,无需外部供电,不仅方便识别室分天线,还使室分天线具有通知信息发布的新功能,提升了室分天线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体化室分天线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所记载的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能够合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体化室分天线包括:射频馈线、天线阵子;所述室分天线中还设置有无线耦合供电模块和通信单元,所述无线耦合供电模块为所述通信单元提供工作电力;所述通信单元的工作载频与所述室分天线的工作载频不同;其中:
射频馈线,用于将射频信号向所述室分天线输入;
天线阵子,用于将所述射频信号转换为电磁波进行发射;
无线耦合供电模块,包括耦合器和射频直流RF-DC转换器;其中,耦合器用于将输入射频信号耦合出一部分能量向所述RF-DC转换器输出,所述RF-DC转换器用于将所述耦合器输入的射频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并将所述直流信号作为工作电力输入至所述通信单元;
通信单元,用于以自身的工作载频发送或接收无线信号。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室分天线还包括外壳;
对应地,所述无线耦合供电模块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外部或内部。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室分天线还包括:
射频识别RFID标签,设置于所述室分天线上,作为所述室分天线的标识信息;用于以RFID通信协议为外界提供所述室分天线的标识信息。具体地,RFID标签可以贴附于室分天线的外壳上,具体地,可以贴附于室分天线的外壳外壁或内壁。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通信单元包括蓝牙通信单元。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耦合器包括功分器。
以下以通信单元为蓝牙iBeacon为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实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755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