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叶准直器叶片位置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76265.8 | 申请日: | 201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3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艾华联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3/12 | 分类号: | G05D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叶准直器 叶片 位置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辐射治疗和其他工业辐射束的多叶准直器。
背景技术
在当前放疗领域,多叶准直器(MLC)广泛地应用于辐射治疗中,包括调强治疗和适形治疗,其应用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正常组织的伤害,尽可能地加大病灶靶区的剂量。 为实现这一目标,叶片定位的准确性,叶片运动速度的检测与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公知的叶片位置检测常用的有三种方法:1、使用旋转式编码器,通过检测驱动电机轴的角位移来推断叶片的位置,通过测量电机轴的转速来计算叶片的运动速度;2、使用电位器,电位器安装在叶片上方或下方,当电机驱动叶片运动时电位器活动端也在运动,电位器的阻值随着活动端的移动而发生改变,从电位器阻值的变化计算出叶片的位移;3、使用摄像装置,叶片位置信息可在光野直接反映,摄像装置读取光野成像计算叶片位置。这三种方法都存在不足,使用旋转编码器要经过一系列传动机构来驱动叶片运动,传动机构的连接处难免出现公差,最终导致叶片位置精度低;使用电位器的缺点是电位器活动端电刷容易磨损,使用寿命短;使用摄像装置则容易被环境光线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现有多叶准直器叶片位置监测精度低、使用寿命短和抗干扰能力差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叶准直器叶片位置监测装置,它包括电路板、多个接近传感器。接近传感器使用红外接近传感器。电路板设置在叶片组的正上方,多个接近传感器沿着叶片运动的方向排成一列,接近传感器等距安装在电路板上,每一个叶片对应一列等距排列的接近传感器。叶片尾端经过电路板上的接近传感器时,相对应的接近传感器发出相应的电信号,并传给多叶准直器控制系统,根据各个传感器在电路板上的位置和接近传感器发出的电信号,可以检测到叶片尾端到达的位置。
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固定在电路板上的多个接近传感器时刻对全体叶片位置进行监测,当某个叶片位置发生改变时,对应的一个或者多个接近传感器输出发生改变并传输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据此控制电机的运动并随时监测叶片的位置,由于本方案采用的是非接触的红外接近传感器,不存在机械磨损,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该装置是对叶片位置的直接监测,提高了叶片的位置精度,使得多叶准直器整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以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为:1为叶片、2为接近传感器、3为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多叶准直器叶片位置监测装置,它包括电路板、多个接近传感器。
如图1所示,所述的电路板设置在叶片组的正上方,多个接近传感器沿着叶片运动的方向等距排成一列,安装在电路板上,每一个叶片对应一列等距排列的接近传感器。
所述的接近传感器可监测它对应的叶片尾端是否在该传感器监测范围内,并把结果转化成电信号输出传给多叶准直器控制系统。
如图1所示,所述的接近传感器在叶片运动发生位移时会有一个或者多个传感器输出改变,多叶准直器系统通过这些传感器输出的改变和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算出叶片所产生的位移和当前的叶片位置,达到实时检测全体叶片位置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艾华联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艾华联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762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晶片表面加工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剪刃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