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用性强的电池软连接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76678.6 | 申请日: | 2016-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3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励建炬;史雪雷;雷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科达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潘登,邓猛烈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用性 电池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组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通用性强的电池软连接件。
背景技术
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向外输出电流或相互串联形成电池组,其相互之间的连接需要通过连接件实现电流传输。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硬质的金属条作为连接件;使用过程中震动使连接件与电池或元器件的连接点发生松动,进而造成连接点接触不良、电阻加大、持续发热,影响正常连接,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另外,硬质的连接件连接方向和位置固定,需针对不同的连接位置定制相配合的连接件,生产周期长、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通用性强的电池软连接件,其能够实现电池之间或电池与元器件的软性连接,吸收、缓冲振动,连接可靠,导电性能好;同时通用性强,能够适用不同的连接位置。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用性强的电池软连接件,包括软连接部分和硬态部分,其中,所述硬态部分设置于所述软连接部分的两端,所述硬态部分为由多层金属箔热压而成的硬性整体结构,所述软连接部分为由所述多层金属箔叠合而成的具有层间间隙的柔性结构,所述软连接部分可自由折弯,所述软连接部分外侧包裹有热缩管。
其中,所述软连接部分的中部折弯呈U形凸起。
其中,所述软连接部分的一端向后折弯,另一端向前折弯,所述软连接部分两端的两个所述硬态部分互相平行。
其中,所述硬态部分上开设有用于连接的连接孔。
其中,所述连接孔为圆孔或长圆孔。
其中,所述多层金属箔为多层铝箔或多层铜箔。
其中,所述多层金属箔的每一层金属箔的厚度为0.1mm-0.5mm。
其中,所述硬态部分的外侧设置有表面处理层,所述表面处理层的厚度不小于6μm。
其中,所述表面处理层为银层或镍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通用性强的电池软连接件,两端为硬态部分,与电极或元器件相连,起到连通传输电流的作用;硬态部分之间的软连接部分为具有层间间隙的柔性结构,由多层金属箔叠合而成,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吸收和缓冲振动,避免硬态部分的连接点发生松动,造成连接不良,影响使用;软连接部分可自由折弯,能够根据软连接件两端所需连接的电池或元器件的位置和方向,进行适应性折弯,通用性强,连接紧密;软连接部分外侧包裹热缩管,起到绝缘和保护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通用性强的电池软连接件结构示意图a;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通用性强的电池软连接件结构示意图b。
附图标记:
1、软连接部分;2、硬态部分;21、连接孔;3、多层金属箔;4、热缩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一种通用性强的电池软连接件,包括软连接部分1和硬态部分2,所述硬态部分2设置于所述软连接部分1的两端,所述硬态部分2为由多层金属箔3热压而成的硬性整体结构,所述软连接部分1为由所述多层金属箔3叠合而成的具有层间间隙的柔性结构,所述软连接部分1可自由折弯,所述软连接部分1外侧包裹有热缩管4。
所述软连接部分1的中部折弯呈U形凸起;适用不同间隔位置的电池或元器件进行连接;可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软连接部分1的一端向后折弯,另一端向前折弯,所述软连接部分1两端的两个所述硬态部分2互相平行;适用不同连接方向的电池或元器件进行连接;所述软连接部分1可自由折弯,能够根据软连接件两端所需连接的电池或元器件的位置和方向,进行适应性调整,通用性好。
所述硬态部分2上开设有用于连接的连接孔21;所述连接孔21为圆孔或长圆孔;紧固件穿过所述连接孔21进行固定,采用长圆孔便于安装。
所述多层金属箔3为多层铝箔或多层铜箔;所述多层金属箔3的每一层金属箔的厚度为0.1mm-0.5mm;铜箔或铝箔的导电性能好、成本低。
所述硬态部分2的外侧设置有表面处理层,所述表面处理层的厚度不小于6μm;所述表面处理层为银层或镍层;表面处理层导电性能好、节约成本,还能防止所述硬态部分2的金属箔氧化影响导电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科达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科达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766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