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学习椅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77209.6 | 申请日: | 2016-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9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毅;陈晓谊 |
主分类号: | A47C7/62 | 分类号: | A47C7/62;G08B21/24;A61F9/00;A61H39/00;A61N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89 | 代理人: | 陈超 |
地址: | 10073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学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学习椅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学习椅。
背景技术
现代学习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近视的现象越来越多,一方面,由于电子产品的普及,尤其是电脑和手机的多功能化,人们在家中经常使用电脑或者玩弄手机的时候,坐的时间过长,人们的健康状况日益堪忧,很大一部分人颈椎或者腰椎都出现了问题,另一方面,现在中小学生的作业压力越来越大,课业也越来越繁重,时常晚上需要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写作业,现在近视的中小学生越来越多,同时,久坐还会使人的全身血管血容量(外周血容量)减少,心脏功能减退,加重中老年人的心脏病,提前发生动脉硬化、冠心病和高血压等病症;容易引起肠胃蠕动减慢,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减少,出现食欲不振等症状,加重人的腹胀、便秘、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症状;久坐还会使人的脑供血不足,导致脑供氧和营养物质减少,加重人体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并增大患老年性痴呆症的可能性;还可以使人椎体失去正常的生理弯曲,从而出现头晕、耳鸣、腰腿痛麻等为主要表现的颈椎病、腰椎病。
市场上也有多种预防近视的学习椅,例如,通过调节桌椅的高度来获得舒适的高度,调节学习者与书桌之间的距离(CN201020678402),通过调节学习椅椅背的形状来适应人体的生理弯曲或者调节坐姿。
但是,申请人经过多年经验发现,导致近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学习时间过长导致眼睛疲劳,以及小孩由于意志力不坚定,不能主动休息眼睛所致,因此需要一种提醒久坐用户定时站起来活动的学习椅,优选的是强行让用户离开学习环境的学习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有效控制持续工作、学习的时间,而防止近视,并能让用户眼睛充分休息的学习椅。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学习椅,包括学习椅本体1,所述学习椅本体1包括座椅11、靠背12和头枕13,还包括以下部件:
计时装置2,用于记录学习时间;
提醒装置3,用于提醒用户休息或报警;
控制装置7,用于控制各部件工作。
优选的,提醒时间可以设置在15~120min之间。使用时,优选的是设置在30min提醒,更优选的,可以在提醒的同时对用户做眼部按摩。
进一步地,所述提醒装置3为多重提醒装置,通过多重提醒装置强制让用户脱离学习状态。所述多重提醒装置包括两种以上的提醒单元。
优选的,所述提醒装置3包括但不限于音乐提醒单元、发光提醒单元、按摩提醒单元、晃动提醒单元和/或旋转提醒单元。优选的,所述多重提醒装置包括上述两种以上提醒单元任意组合。所述提醒单元均安装在所述学习椅本体1上,并且与所述控制装置7连接。
优选的,所述多重提醒装置在使用时进行顺序多重提醒,例如,到达设置的提醒时间便进行音乐提醒,延迟第一个规定时间进行晃动提醒,或者到达设置的提醒时间便进行音乐提醒,延迟第一个规定时间进行旋转提醒,或者到达设定置的提醒时间便时进行音乐提醒,延迟第一个规定时间进行晃动提醒,延迟第二个规定时间进行旋转提醒,以强制用户脱离学习状态。或者到达设置的提醒时间便进行音乐提醒,同时进行眼部按摩提醒,以强制用户脱离学习状态;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提醒的时间和两种以上的多重提醒组合方式。优选,第一次提醒时间在15-120min之间,更优选30min或者45min;延迟规定时间为5-20min之间,更优选10min或者15min。。
优选的,上述学习椅还包括眼部按摩装置4,用于对用户眼部进行按摩。
优选的,所述学习椅还包括坐姿检测装置5和/或距离检测装置6,所述坐姿检测装置5,用于检测用户坐姿;所述距离检测装置6,用于检测用户和书本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按摩提醒单元和上述的眼部按摩装置合二为一。
优选的,所述计时装置2、提醒装置3、眼部按摩装置4、坐姿检测装置5、距离检测装置6、控制装置7均安装在所述学习椅本体1上,且所述计时装置2、提醒装置3、眼部按摩装置4、坐姿检测装置5、距离检测装置6均与所述控制装置7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毅;陈晓谊,未经李毅;陈晓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772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