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荒煤气成分检测试样采取成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77907.6 | 申请日: | 2016-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1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江鑫;李晓炅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2 | 分类号: | G01N1/22;G01N3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74 | 代理人: | 全成哲 |
地址: | 01400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气 成分 检测 试样 采取 成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验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荒煤气成分检测试样采取成套装置。
背景技术
在焦化生产领域,荒煤气气体成分的检测是一种较为特殊气体的检测,其原因在于荒煤气的特殊性。一是荒煤气的温度较高,经集气管氨水喷洒后的荒煤气也80℃左右,温度较高,正常状态取样比较困难。二是荒煤气成分复杂,含有较多的焦油成分,一般试样采取容易造成取样装置的堵塞,而且会对分析试样检测造成较大的检测误差(焦油混进吸收液化学分析检测时滴定终点观察不准确)。三是集气管处的压力较低,正常生产技术参数设定在130-150帕斯卡左右,该压力状态下无法完成取样工作。四是集气管放散口的荒煤气对人身体伤害较大,荒煤气含有许多强致癌的多环芳香烃,取样装置不合适导致荒煤气泄露较多。但是荒煤气试样成分的检测数据对于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顺畅却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实践意义。由于荒煤气的上述特殊性,由此在其检测中,取样过程就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取样过程是试样检测分析过程的起始环节同时更是检测过程的重要过程,对试样分析有着关键性质的作用,因为当试样无法采集或采集试样不具有待测成分的代表性时,该试样的分析过程无论如何精准、检验方法无论如何先进都将无从谈起,采样是分析检测的基础和前提。
目前大多数企业采样没有专用的采用工具或设备,多是简单制作。无法满足采样检测的检验及现场生产实践的要求,对检测的数据的准确性造成一定的偏差,影响和制约了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主要表现在:
一、取样没有代表性。试样的代表性是检测的灵魂和关键,当一个试样不具备检测的代表性时,检测过程及检测数据将毫无意义,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现在的采样工具无法深入到有效试样采样区或是采样工具简陋无法有效采取试样,种种原因造成采取的试样不具有代表性。
二、现在采用工具多使用通用的双联球吸气挤压的方式采取气体试样,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进入空气造成采取试样的不准确。
三、无法有效保证采样的安全性。现有采样工具采取试样时需要近距离才能完成采样过程,有时有些气体的危害性较大,容易使人中毒或窒息,采样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四、现在的采样工具无法实现自动化,完全需要人工完成,采样工具笨重操作不方便。
五、冬季在北方无法实施户外采样作业,北方冬季天气彻寒,焦炉采样一般在室外,且许多检测项目多采用化学吸收法,其吸收液冬季很容易结冰,无法取样,即使不结冰其吸收液温度也很低,气体吸收效果大为降低,对检测数据也造成很大的检测误差,使检测失去意义。
六、当前检测设备需要室外接电作业,在焦炉炉顶作业区很不方便,而且存在着较大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荒煤气成分检测试样采取成套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荒煤气成分检测试样采取成套装置,其包括:依次通过连接套管相连接的连接球杆,气体捕集阱,气体冷却管,充电式真空泵,吸收瓶和流量计;以及设置于所述吸收瓶外围的吸收瓶保温箱,和设置于所述流量计外围的化学吸收流量计保护箱;
所述连接球杆包括:内装有第一焦油捕集内衬管的连接杆,以及与连接杆相连的空心球体;所述空心球体内设置有网状焦油捕集球,以及用于稳定网状焦油捕集球而铺设于所述空心球体内壁的脱脂棉;
所述气体捕集阱包括:位于两侧的连接管箍,以及位于中部的捕集套管;两侧的连接管箍通过螺纹丝扣连接于变径的捕集套管,所述捕集套管内放置第二焦油捕集内衬管;所述连接杆与一个连接管箍相连;
所述气体冷却管包括:两个连接短管,螺旋式气体流动盘管和冷却水管套;两个连接短管焊接于变径的螺旋式气体流动盘管的两端;冷却水管套焊接于两个连接短管外围;所述冷却水管套上部的中间位置螺纹丝扣连接开口;所述冷却水管套内装设有冰水混合物;
所述两个连接短管中的一个与气体捕集阱的另一个连接管箍相连,另一个连接短管与充电式真空泵的入口相连;
所述吸收瓶保温箱和化学吸收流量计保护箱的侧面均设置有气体入口孔;所述真空泵出口通过气体入口孔依次连接于吸收瓶和流量计;所述吸收瓶用于盛装不同的吸收液;
所述第一焦油捕集内衬管、网状焦油捕集球、脱脂棉和第二焦油捕集内衬管均已预先干燥恒重并称重。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内部下侧设置有档托,所述连接杆内部上侧设置有固定销;所述第一焦油捕集内衬管限位于所述档托和固定销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779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