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78350.8 | 申请日: | 201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08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昌稳;唐方宇;张恒春;季锡贤;吴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商品混凝土(福建)有限公司;中建长通(福州)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350101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荆溪***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水 混凝土 系数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性能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试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透水混凝土是指由水泥、粗骨料、水以及适量外加剂拌制而成的多孔混凝土,又称为无砂混凝土;它是由一层水泥浆体包裹粗骨料而形成的混凝土,这种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重量轻等优点,因此近年来,透水混凝土广泛应用在停车场、人行道、公园小径等城市路面上;有效减少了城市积水,防止市区内涝;另外,透水混凝土良好的透气性和透水性能可以有效降低路面表层温度,减缓城市热岛效应,有效调节城市生态平衡,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透水混凝土的三个重要指标分别是:透水系数、强度以及孔隙率,其中决定透水混凝土性能最重要的指标是透水系数,专利CN202204756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检测仪是按照《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中规定的透水系数试验装置改装的,主要用于室外透水路面透水系数的检测,该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密封性良好;但由于该装置是固定水压式结构,因此对透水试件的性能要求比较高;当使用透水性能好的试件检测时,其测试结果比较准确,当使用透水性能差的试件检测时,其测试结果误差较大,而且该检测装置主要用于室外,不能对整体透水混凝土试件进行检测,因此适用性不广;专利CN201993302一种透水性水泥混凝土透水系数测定仪,该测定装置主要包括:上下两节的储水器、带软管的溢水口以及量筒,下节储水器安装有透水混凝土试件,水从上节储水器的上口注入,通过调节软管的高度可以得到不同流量下的透水系数,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但是对试件透水性能要求比较高,而且密封性不好,故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不高。专利CN201331482Y透水性混凝土透水系数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主要包括:计量筒体,储水器,试件夹持支撑机构,该装置的测定计量筒体横截面积等于待测透水性混凝土试件的横截面积,在测定计量筒体从下端面到筒体上部的一定距离内带有透明水位下降刻度尺,计量筒体安放在待测透水混凝土试件上,试件左右两面被夹持支撑机构的夹持板夹持固定;该装置密封性良好,而且可以直观观察到液位下降信息,但是该装置需要人为观测液位差高度变化,检测结果误差大,液位差信息和秒表计时器的记录时间很难同步,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透水系数检测装置存在检测结果误差大,液位差信息和秒表计时器的记录时间难以同步记录的问题,提供一种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的检测装置,可以自动同步记录液位差刻度和液位变化时间,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实验结果准确性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的检测装置,包括:透水筒、第一溢流管、第二溢流管、第三溢流管、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第三截止阀、超声波液位差计、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注水系统、溢水槽、溢流口、秒表计时器、量筒、支架、卡箍和密封圈,所述超声波液位差计、第一溢流管、第二溢流管、第三溢流管安装在透水筒的外壁上,超声波液位差计通过导线和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相连,第一溢流管、第二溢流管、第三溢流管在透水筒外壁上的安装高度不同,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第三截止阀分别安装在第一溢流管、第二溢流管、第三溢流管上;透水筒11的下端通过支架13安装在溢水槽14内,使用时透水混凝土试件安装在透水筒11的下端与支架13之间,透水筒11的下端外侧和透水混凝土试件的上端外侧处套装有密封圈18,透水混凝土试件的下端外侧与支架13的上端外侧处套装有密封圈18,密封圈的外围卡有卡箍;注水系统通过透水筒上端的开口往透水筒注水,溢流口连接在溢水槽外壁,量筒设置在溢流口下方,秒表计时器通过导线与超声波液位差计相连,同步记录液位差信息和液位变化时间。
按上述方案,所述透水筒为长方体形,透水筒的外表面长×宽×高尺寸为150.2mm×150.2mm×600mm,透水筒壁厚是5mm,透水筒上下两端开口。
按上述方案,所述溢水槽为圆柱体形,溢水槽的外径为350mm,溢水槽高度为280mm,溢水槽的厚度是5mm,溢水槽上端开口。
按上述方案,所述第一溢流管、第二溢流管、第三溢流管在透水筒外壁上依次从上往下安装,第一溢流管的出水口距透水筒顶部的距离是100mm,第一溢流管和第二溢流管之间的高度差、第二溢流管和第三溢流管之间的高度差均为80mm;第一溢流管、第二溢流管、第三溢流管分布在透水筒外壁三个不同的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商品混凝土(福建)有限公司;中建长通(福州)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商品混凝土(福建)有限公司;中建长通(福州)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783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