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热炉电极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79110.X | 申请日: | 201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6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虎;李佳;邸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鄂尔多斯市西金矿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1/10 | 分类号: | F27D11/10;F27D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汤财宝 |
地址: | 016064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热炉 电极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工业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热炉电极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矿热炉冶炼技术的不断发展,具有高附加值的冶炼产品越来越受到客户的青睐,矿热炉大型化也成为发展趋势。大型化矿热炉对于能源有效利用、节能减排都提出更高的要求,矿热炉密闭性生产要求也越来越高。矿热炉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高温烟尘,如果炉盖和电极之间密封不好,使炉膛内的烟气从炉盖外溢,带来的问题是:一、会使烟罩顶盖上的电缆,短网、把持筒吊挂等设备长期受高温烟气炙烤,容易出现故障和缩短使用寿命。二、烟尘弥漫,恶化工人的工作劳动条件,三、密封效果不好,不利于烟尘的回收。
目前,冶炼行业矿热炉电极通常采用砂型密封、水封,异性绝缘转、法兰压紧方式环形密封等。随着中、大型电炉的不断发展,更多采用不锈钢焊接整体密封装置压紧密封。
上述矿热炉所使用的电炉密封装置,普遍存在操作难度大、设备维护复杂、设备故障率高、使用效果差等问题。其主要表现为:(1)由于生产工况环境差,易损坏,不便维护;(2)与电极、炉盖之间的绝缘容易发生破坏,导致打电;(3)可调性差,不利于冶炼时对电极的柱心调整,操作难度大;(4)电极、炉盖、密封装置之间间隙较大,密封效果差,导致电炉烟气大量外溢,热能损失大,影响炉前冶炼环境,增加电极消耗速度,电炉热效率降低。且受制于其结构形式无法满足电炉的大型化发展,很难满足连续冶炼生产的工艺要求,导致中、大型电炉的发展受到极大制约。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矿热炉电极密封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极密封装置不易调节、密封性差及故障率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矿热炉电极密封装置,包括: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套设在矿热炉的电极上,所述密封套包括第一密封套和第二密封套,所述第一密封套与所述第二密封套周向对接,所述第一密封套与第二密封套分别包括密封环、锁紧机构和冷却水通道,所述密封环设于所述冷却水通道上方,用于径向压紧电极,所述冷却水通道通入冷却水用于冷却所述密封环,所述锁紧机构与所述密封环连接,用于调节锁紧所述密封环。
其中,所述冷却水通道外侧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矮烟罩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密封环包括滑槽与滑块,所述滑槽与所述冷却水通道固定连接,所述滑块能够沿所述电极的径向滑动,顶紧所述电极,所述锁紧机构用于锁紧所述滑块。
其中,所述锁紧装置为弹簧导向冒,所述弹簧导向冒沿所述滑槽的周向固定设置,一端抵靠所述滑块。
其中,所述滑块为双层铜滑块。
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套与所述第二密封套通过法兰连接。
其中,所述固定座通过螺栓与矮烟罩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固定座上供所述螺栓穿过的螺栓孔为长圆孔,所述长圆孔沿电极径向设置。
其中,所述密封套为整体结构。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矿热炉电极密封装置,通过设置周向固定连接的第一密封套和第二密封套,满足了连续冶炼生产的工艺要求,且装置拆卸方便;通过设置锁紧装置调节锁紧密封环,使密封环径向压紧电极,密封效果好,且可调性高,有利于冶炼时对电极的柱心调整,操作难度低。整体结构简单,容易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矿热炉电极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矿热炉电极密封装置I向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矿热炉电极密封装置A-A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矿热炉电极密封装置B-B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矿热炉电极密封装置C-C向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矿热炉电极密封装置D-D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密封套;2-第二密封套;3-弹簧导向冒;4-连接法兰;5-固定座;6-密封环;7-电极;8-高强度螺栓;9-双层铜滑块;10-冷却水通道;11-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鄂尔多斯市西金矿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鄂尔多斯市西金矿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791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生学芯部发热体结构
- 下一篇:电炉冷却燃烧沉降室